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安徽:农民育种家研发水稻种卖出“天价”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红波
  • 作者:杨丹丹
  • 2023-07-13 14:35:07

7月12日上午,全国劳模、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农民育种家程太平选育的“南陵早2号”与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独占许可协议。这意味着,丰乐种业“大手笔”独家拿下了“南陵早2号”的推广使用权。

据悉,安徽沿江地区双季稻种植地域双季稻模式单一,即“中熟早稻+中熟晚稻”,收早稻种晚稻一环紧扣一环。为了改变“双抢”时间太短,劳动量太大的问题,长期在一线育种的程太平下定决心选育一种改变现状、减轻农民疾苦的水稻品种。通过查阅并分析本地多年来的气象资料,结合双季稻生产面临的现状,把育种目标锁定在特早熟早稻新品种选育上,2012年育成第一个特早熟早稻“化感2205”,并把特早熟早稻品种与直播栽培技术相结合,为特早熟早稻产量水平的稳定提高创造了必备条件。2017年,程太平着手选育“早晚兼用”高产型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让早稻收割时间大大提前,使得双季稻“双抢”时间大幅增加达30多天。今年61岁的程太平在水稻育种领域孜孜不倦30余年,先后育成“化感2205”“南陵早2号”等多个特早熟早稻品种,试种并得以推广的直播水稻、化感水稻、特早熟早稻、低位早熟再生稻和紫云英水稻五项技术。

不同于常规早稻种,“南陵早2号”的生育期仅为95.8天。去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专家现场测产,亩产达到591.7公斤。7月11日,专家们再次云集小山村测产,籍山镇新坝村的示范水稻田亩均产量539.7公斤。“虽然比去年测产的产量略低些,但是在克服了今年春天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达到了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在现场测产的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汪新国研究员评价道,该品种突破实现了产量和熟期上的协调,为国家粮食安全、种植模式多元化提供了保障。”

“这个水稻种的最大特点就是熟期短,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三级调研员朱国邦介绍说,当年审定品种时界定为特殊类型,做为备灾、生产自救时用种,但在如今这个时代,特早熟品种应该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开发更多的“南陵早2号”N+种植模式,也希望这个“好品种”借助上市企业的力量转化为“大品种”,为“国家新一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作出贡献,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有着“中国种业第一股”的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84年,前身是合肥市种子公司,1997年上市,注册资本6.14亿元。公司实行以种业和农化为主导的大农业战略,拥有完整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体系,是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强优势企业和领军企业团队。

南陵县委书记李新宇、南陵县副县长何军、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登安等当天一同参加了特早熟水稻应用前景研讨会并见证了“南陵早2号”独占许可签约。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