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当好发展与保护的双标兵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2023-07-21 14:28:09

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南京召开,在我看来有双重重大意义,一是从节约集约用地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探索“强富美高”江苏模式的总结;二是从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江苏创建新时代更高水平耕地保护的新期待。

近日,笔者到江苏常州调研,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常州方案”。常州“新时代耕地保护行动计划”,包括“守红线、优布局、提质效、改生态、慧治理”等五大行动,“规划引领(构建新空间)、示范实践(实施新行动)、评估考核(建立新机制)、制度建设(严格新要求)”等四大工程。这是一个系统完整全面新颖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堪称优秀的工作方案。

这是一个问题导向的行动计划。常州耕地保护,面临一系列重大难题,补充耕地难,预计到2035年,新增补充耕地15万亩以上;恢复耕地难,有几十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耕地流失需要恢复为粮田;积聚保护难,粮食生产和重要经济作物生产空间集中连片保护,以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优化布局难,耕地图斑严重破碎化,大于100亩的耕地图斑仅有866个,占耕地图斑总数的0.58%,50-100亩的耕地图斑有3000多个,占耕地图斑总数2.26%,而5亩以下的耕地图斑占比达到61.74%,把永久基本农田打造成万亩片、千亩方、百亩园的高标准农田十分困难;产能提升难,耕地资源价值之本是高效能利用,产能提升说到底是科技新要素系统集成、整装下田,积极创造条件,既守住耕地数量红线,有保障耕地利用效能是一个头号调整,如果再考虑耕地空间的文旅价值、生态产品生产价值提升与挖掘,可谓难上加难;重要农产品生产空间保障难,常州寸土寸金,耕地空间利用精细化、多样化已是常态,保障口粮生产,兼顾果茶花苗和豆棉油糖也是必须破解的耕地保护难题。

这是一个目标导向的行动计划。尽管有困难,但“常州方案”的鲜明特点是积极找办法,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一是落实中央关于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总要求,守住数量底线,提升质量平均线,改善生态基准线。同时,自加压力,提出“六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框架。这就是“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优化、生态有改善、利用更高效、保护可持续”。“常州方案”深化了约束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建设性保护和管控型保护,把新时代耕地保护的新要求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组装,把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田长制、规划引领、用途管制、提质改造、全域整治、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补偿激励、执法监督和智慧耕地等主题词系统梳理,融会贯通,是一个责任压得实、措施过得硬、手段高精尖、考核能兑现的新思路。

这是一个鼓励创新探索的行动计划。“常州方案”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包括三类六维十八个指标组成的立体评估考核体系。三类,是指基础类,落实“三位一体”基本要求,导向类,鼓励引导优布局、提质效、压违法,创新类,激励耕地恢复、集中连片和绿色发展。这样的立体监测评价体系是令人期待的。

这是一个争当发展与保护“双标兵”的行动计划。“常州方案”,是一个中国经济火车头地区,既要以创新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又要以创新破解耕地保护难题的行动计划。我相信,在全国率先组建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并运作至今的常州,一定能够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坚守耕地红线的双标兵。

作者:郧文聚,研究员、中国土地学会耕地红线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