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樟州村:小渔村念好新时代“山海经”

2023-08-15 13:11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袁雅茹

山头耸峙在群岛间,激浪拍打着码头边。在一长串清亮悠长的汽笛声中,几艘渔船正缓缓驶出渔港。顺着柏油路向上延伸,一幢幢两层小楼依山而建,村文化礼堂在山腰隐约可见。大部分居民楼保留着老建筑的风貌,墙壁上涂抹着色彩艳丽的渔民画……这样和美而秀丽的夏日图景,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樟州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作为传统渔村,村民们曾经也面临着“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码头上以前鱼臭熏天,村里道路窄得对面走过不去,后来慢慢地才变成现在这样干净又通畅。”耄耋老人汪央雪回忆道。

改变小渔村命运的正是从2003年启动的“千万工程”。20年来,樟州村通过激活渔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渔文化与乡村产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尽最大程度保留了当地民居原有的建筑元素和风格,在角角落落打造渔家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氛围,见缝插针布置了花草、米格菜园、渔民画、渔业生产工具等渔家元素,投资800万建设渔村文化村史馆。就这样,樟州人把渔村“轻轻地放在山海之间”,把“盆景”变成了“百花园”。

从1953年成立合作社开始到现在,樟州村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涌现出三位全国劳模,走出了一条以党建文化引领渔村发展的独特之路。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樟州村还以船队编组的形式升华“党员示范船”,创立“党员先锋船”,建立健全海上党员编队制度、定期互报制度、党员船老大培训制度,实现了“渔船作业在哪里,党群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让“党的声音”和“修船修网修思想”的“三修”传统从陆地向海上延伸。

党建引领下,樟州村传承并发扬传统,引导渔文化中的“她贡献”从“小家”走向“大家”。近年来,“东海渔嫂”作为一支独特的力量在樟州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她们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一支集防疫、安全、敬老等职能于一身的志愿者队伍,吹好安全生产“枕边风”,当好前线后方联络人,做好邻里和睦调解员,全面涵养文明乡风。

此外,全村人民上下一心积极打造“生态美”“产业美”和“自治美”的和美渔村,实现了从“拥挤渔村”到“处处皆景”的美丽蝶变。樟州人瞄准朱家尖旅游金三角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抱团组建“强村公司”,对沙滩等公共资源有效整合、统一利用,发展渔家乐、休闲渔船、游艇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呈现出“村在山中、劳在海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渔村胜景。目前,全村现有渔家乐50多家,2022年,实现经营收入3000多万元。

作者:徐圣阳 王绍梁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