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大庆油田的转型发展之路

2023-09-02 13:5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轩铭

9月1日下午,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站采访团的脚步,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大庆油田,为了推动传统油田生产向高质量生产的转变,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转型的探索与尝试。

数字化建设推动生产提质增效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建设“数字中国石油”的规划部署,大庆油田第八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开展了“自动化采集、视频化巡检、智能化诊控、专业化运维、网络化治理”的“五位一体”数字化新型采油作业区管理模式探索,初步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运行集中监控、工况智能分析、故障实时预警、维保闭环运行的高效“一体化”管理目标,为油田数智化建设和精益管理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油田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

“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实施后,生产指挥直达岗位,管理链条大大缩短,运行效率明显提高。通过自动采集、视频巡检、智能诊控,替代了人工巡检、异常诊断、开关井等60%以上工作量,用工需求减少四分之一以上,员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用工紧张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不仅如此,通过数字化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现场的各类隐患都能及时发现,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安全。而且通过数字化技术去管控生产运行参数,能够让我们第八作业区的各项管理指标明显提升,开发效益也不断走高。”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副经理杨华光说。

绿色供电响应国家“双碳”号召

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电站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打造“大庆油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的先导示范工程。

中油电能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部副主任李卫星告诉记者,光伏电站利用群英西泡和北站泡两个水面放置发电板,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18.73兆瓦,等效年利用小时数1469小时、年平均发电量2750万千瓦时,等电量折合火力发电标准煤840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84吨、二氧化碳2.2万吨、二氧化硫134吨、氮氧化物63.9吨。目前,电站运行平稳,累计发电2782万千瓦时,全部由油田负荷自行消纳。

星火水面光伏电站的光伏发电板。

星火水面光伏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运行,使星火从单一的供电业务向发供电一体化业务转变,从传统供电模式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标志着大庆油田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和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也意味着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全面提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柴嘉欣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