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远方 奔向幸福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走笔

2023-09-04 18:1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晰然

畅行在“爽爽贵阳 活力乌当”的乡村道路上,一路风景一路歌,玉带般的农村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串联起大大小小的村寨,奔向幸福、通向远方……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养护水平,推进农村运输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客货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绘就了一幅“美、畅、安、富”的“四好农村公路”新画卷,为奋力谱写“美丽乌当 活力新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畅通便捷的农村道路。

以路兴业 畅通乡村振兴“快车道”

时值初秋,走进新堡乡马头村,葡萄园沿着蜿蜒的农村公路延伸,上千亩的白色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踏入这片宜人的景色,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如珍珠般挂在枝头,散发出浓郁的果香,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马头村出产的葡萄真是太美味啦!我们每年都会前来采摘,品种也非常多样化。特别是玫瑰香这个品种,果实汁多味甜,不论老少皆宜。”游客胡明秀兴致勃勃地说,每年这个季节,她都会带着家人来马头村一同品尝葡萄、共享采摘的乐趣。

新罗公路边,有不少售卖水果和土特产的村民。马头村村民王平正在将刚刚采摘的数十斤葡萄装入车中,准备送往贵阳城区的客户手中。在他看来,村里游客络绎不绝,得益于农村公路的便捷畅通。

“以前这条路只是一条狭小的砂石路,路面破损严重,给产业发展和大家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2018年这条路改造完成后,交通方便了不少,每天都有很多游客自驾前来采摘,也会接到很多订购的订单。今年收成还不错,预计产量8万斤,收入三四十万元不成问题。”王平说。

目前,马头村葡萄基地面积达1300亩,葡萄品种有夏黑、巨玫瑰、玫瑰香、醉金香、金手指等。看到水果种植带来的良好收益,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水果种植产业中来。据统计,马头村葡萄、苹果、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200多亩,实现了“家家种水果”,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得益于便捷畅通的农村路网,如今每到周末,四面八方的游客驾车来到这座美丽的山村,体验采摘游的乐趣,品尝美味农家乐,感受多姿多彩的布依民俗文化。

近年来,乌当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阿栗杨梅、下坝樱桃、水田酥李、百宜黄金梨等名声在外,因地制宜发展的“采摘游”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游玩体验,更让本地水果身价倍增,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乌当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建成运营,极大改善了乌当区广大农村的交通条件,提升了沿途乡村的产业发展环境。当地的众多特色产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上门收购农产品的车辆鱼贯而来,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乌当区畅通便捷的农村公路。

以路为媒 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

“来了不少外地人,村里很热闹!”这是今年夏天羊昌镇平坝村村民的共同感受。

这个夏天,平坝村下改马组村民汤启富家的民宿一直都是满房状态。“我们家的民宿今年刚刚开业,但是8个房间一直住满了避暑游客,而且大部分都已经提前预订了明年的房间。不仅仅是我们家,全村乃至全镇的民宿今年都非常火爆,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越来越多人开始尝到避暑旅游的甜头。”汤启富开心地说。

游客杨兴敏在7月初就从重庆自驾来到了平坝村,一住就是两个月。“这是我来羊昌避暑的第四个年头了。这里不仅气候凉爽,风景漂亮,是避暑旅居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这里交通便捷,高速公路、农路公路纵横交错,不管是从重庆开车来这里,还是自驾去贵阳周边的景区玩,都非常方便。”杨兴敏说。

羊昌民宿为何“一房难求”?这离不开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更离不开羊昌镇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据悉,羊昌镇是贵阳市东北部的交通枢纽,镇内有羊昌环线、贵开线、羊下线、羊百线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还有银百高速、渝筑高速、在建乌长高速和贵平高速,贵开二级公路和贵开快速铁路贯穿羊昌全境,形成四通八达的陆路立体交通。

如今在羊昌镇,一条蜿蜒在青山绿水间的农村公路,将羊昌·花画小镇、“和行天下”房车露营基地、贵州风向标研学旅行基地、黄连红军村、落水潭瀑布、千年古银杏群等景点有机串联,让这里成为深受重庆、湖南、广东等地游客欢迎的夏季避暑清凉地,也成为群众眼中的旅游路、致富路。

今年避暑季,乌当区以“爽爽避暑地 乌当夏游季”为主题,举办以“体育+”“文化+、“农业+”“研学+”“商贸+”为核心的省级体育赛事、潮玩博物馆、“六月六”民族风情节、自然夏令营、果蔬采摘节等六爽系列活动共计21项,推出旅游精品线路20条,吸引省外游客的广泛关注和参与,逐渐形成乌当夏季避暑旅游热点产品,打响了乌当“夏游季”品牌。

在四通八达的陆路立体交通的加持下,避暑旅居在“爽爽贵阳 活力乌当”火热发展。今年6至7月,乌当区共接待游客164.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19.25亿元,同比增长34.06%。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乌当区秉承“交通+旅游”理念,将生态绿色理念和文化传承保护贯穿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过程,让一条条交通走廊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串珠成链”,联通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连接美丽经济,激活了全域旅游发展新引擎。

乌当区风景秀美的农村公路。

以路惠民 铺就人民群众“幸福路”

驱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上,别具特色的民居在公路两旁坐落有序,整洁的硬化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田在路旁、树随路走、人在景中,一种“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着平坦而宽阔的农村公路,水田镇竹林村村民周旭东回忆道,“以前出门非常不方便,只有一条泥巴路,最怕下雨天,走几步,裤腿上全是泥。现在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村里还有高速公路互通,出行别提有多方便了。”

近年来,在乌当区,农村群众明显感觉到路更宽了、更平坦了、更好走了,这都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乌当区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县乡公路为支撑,乡村公路为网络的交通格局。目前,乌当区全区管养农村公路总里程724.155公里,全区公路密度达到132.2公里/百平方公里。2007年实现乡乡通油路,2012年实现村村通油路,2019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

在此基础上,乌当区按照“政府主导、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管养有效”的原则,积极探索管养机制,做到“有路必管养、管养必到位”,持续改善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让农村居民切实享受到“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发展红利。

“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农村公路,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我们坚持统筹城乡、抓好农村公路运营,打通群众出行路和物流配送路,让农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为农村地区带来人气财气,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助力。”乌当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乌当区实行路、站、运一体发展,着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客运体系,完善农村道路运输网络,推动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服务,辖区8个乡镇及5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部实现通公交车,乡镇客运班线车通达率达100%,建制村客运班线车通达率达100%,为老百姓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出行条件。

与此同时,乌当区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建立畅通城乡的双向物流通道,加大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织密了“点—线—网”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有效提高了电子商务、区域仓储、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形成了“农村电商+物流”的流通配送格局。

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如今的“爽爽贵阳 活力乌当”,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铺就了乡村振兴“快车道”,串起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畅通便捷的农村道路。

作者:秦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