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马广法,来自山东省兰陵县。2016年以前,我是跑运输的,在跑运输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当时我的家乡长城镇一带都种植大蒜和玉米,农民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当时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回老家种植大棚蔬菜,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这个时候我就和老婆商议,我想回家种植大棚蔬菜,当时我老婆坚决不同意,她说:“我们刚从老家搬出来,现在又不会种地,也不懂技术,如果种不好人家不笑话咱吗?”就因为这个事情,我们经常吵架。最后我背着老婆,把货车卖掉,拿着卖车的37万回到村里,流转了土地,开始种菜卖菜。就因为这个事情,我老婆六个多月不理我、没和我见一面、没给我做过一顿饭、没给我洗过一件衣服,我一个人住在大棚里,她住在家里。
刚开始的时候真是啥也不会、啥也不懂、啥也不行,真是隔行如隔山。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我种植了20多亩露地大蒜,当时前景也不好,亏了不少钱。我从190多斤的膘肥大汉瘦到了160斤,又黑又瘦,这个时候我老婆实在看不下去了,她把家里仅有的20多万给我送来,到此为止,把我积攒十年50多万全部投在这片土地上。我本以为有投入就有回报,没想到在2017年我种的20多亩大蒜又让我亏了钱。当时正赶上了蒜贱伤农的年份,人家上午卖蒜薹的时候是每斤1.7-1.8元,我下午卖蒜薹的时候是0.5-0.8元,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
山东兰陵县长城镇清野家庭农场场长 马广法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利早值千金。就在那一年,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把大蒜种在大棚里。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正好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遇到了我的老师李朝恒。当时我找到了我的老师,我跟他说,我要把大蒜种在大棚里。李老师告诉我,大棚蒜实验可能会吃好多苦,因为没有案例可查。当时我和李老师说:不管吃多大的苦,我也要种大棚蒜,我要把这个技术实验出来。李老师说,没案例可查,那你就自己摸索。对,我说我自己摸索,成功不成功我都要试试。就在2017年的秋天,李老师给我找了全国26个大蒜品种在大棚里实验。
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四个多月里,我没白天、没黑夜地吃住在大棚里,就连春节我都住在大棚里,没有回家。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寒冷和生病,我依然没有放弃种植大棚蒜的这种梦想。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春节前李老师到大棚里看我。他到大棚里找到我的时候,发现我一个人在大棚里睡觉。他用手一摸我的额头,发现我发烧了,他把我送到医院的时候,一量体温39度多。他跟我说,广法,不要急于求成,身体要紧。我说,李老师,我是中华好男儿,骨子里有一股韧劲,我要把大棚蒜给种出来,让这片黑土地上刨出金子来。
就这样我坚持了四个多月,攻克了各种技术难题,让我找出了最适合大棚种植的大蒜品种“清野一号”。实现阳历三月份上旬就可以采收,亩产蒜薹1800多斤,蒜头1400多斤,提前上市2个多月,做到了长江以北上市最早、品质最好、产量最高,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
当时我实验成功大棚蒜的时候,好多人来参观,很多人都跟我说,这么好的蒜薹这么贵,应该自己种植,独占市场,肯定能赚大钱。我当时就在想,是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当时因为我不懂技术吃了好多苦,所以我要把这项技术免费地教给农户。到目前为止,我带动的兰陵县种植大蒜的农户数量达到3000多户,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
2023年3月,中央电视台到我的大棚进行了报道宣传,我的流量更是增长了一波。2023年我的大棚蒜最高价卖到18块钱/斤,平均价格卖到12.8元/斤,农户增收达2亿多元。就这样,靠着中央电视台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大棚蒜,我也为全国大蒜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闯出了一个新的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献出了我自己的一份力量。大棚蒜创新研发成功了,我也成为了当地的小能人、土专家、田秀才。平时我就是一个农民,土生土长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有全国的朋友如果想种大棚蒜,我都免费支持,免费指导。
目前已发展到江苏南京和徐州、湖北宜昌、河北邯郸、陕西等地。因为中央电视台对我作宣传,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大棚蒜。平时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种给乡亲看,带着乡亲干,从地里面刨出金子,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追寻三农发展的脚步,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我要把梦想和青春的汗水,洒在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
最后我在这里诚挚地邀请大家到我的家乡作客,好客山东欢迎您,红色沂蒙欢迎您,大美兰陵欢迎您,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作客,谢谢大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