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23红莲型杂交水稻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种子管理局、鄂州市鄂城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及南方稻区相关种业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武汉大学原创型科研成果,被认为国际杂交水稻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5亿亩。近年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育种应用研究团队在镉低吸收、抗褐飞虱、耐盐碱、机械化直播制种、氮肥利用高效、大穗小粒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选育出了一批可应用于大田生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杨芳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大学鄂州基地十周年和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本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非凡。武汉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红莲型杂交水稻发展的各项工作,培育更多硬科技的红莲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动红莲型杂交水稻产业化发展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化应用,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发展论坛由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政府、鄂州市农业农村局协办。
作者:项俊平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