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薯香飘溢新征程——2023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侧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魏思慧
  • 作者:鲁明
  • 2023-09-17 20:02:33

金秋九月,在甘肃定西,伴随着由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同主办,以“走向国际化的定西马铃薯产业”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的举行,陇原黄土地孕育的马铃薯再一次成为人们聚焦的“主角”。

地处甘肃中部的定西,干旱少雨但与马铃薯雨热同期,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适宜区之一。近年来,定西锚定打造“中国薯都”战略目标,坚持体系化良繁、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多元化贮藏、高端化研发、品牌化营销,加快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定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重要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定西拓展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撑经济转型的战略性基础性优势主导产业。

“目前,全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16亿粒以上,年产种薯2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500万吨,2022年全市马铃薯产业的产值达225亿元,农户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2500元。”定西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定西马铃薯产业的成功实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

“定西历届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来学习。”与会代表、陕西省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站长张善平说:“定西马铃薯产业规模比较大,产业链条也比较长,作为定西的支柱产业很具有代表性,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乡村产业振兴有很大的作用。”

“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会来定西进货,每次至少购进3000吨马铃薯脱毒种薯。”来自贵州威宁的马铃薯种植企业负责人马敏富说,定西马铃薯的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好,在贵州种植的适应性较好,很受欢迎……

一条条真心实意的点赞,一次次情真意切的交流,让“中国马铃薯之乡”收获季的“薯香”悄然飘溢在当地干部群众与代表之间的互动之路上。同时,让代表们感动的是,今年定西马铃薯乃至甘肃全省粮食作物的收获“来得太不容易”。

去冬今春,甘肃降水整体偏少。今年6—8月,甘肃气温持续偏高。面对旱情,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及抗旱减灾工作,省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大力落实“六水齐抓”“一喷多促”等抗旱措施,有效降低了旱灾对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

“全省上下戮力同心抗旱保粮,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今年的定西马铃薯大会,同时也是甘肃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场活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此,大会重点举办了首届定西宽粉节、马铃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马铃薯全产业链暨预制菜产业展览展示、食品加工带动产业升级专题论坛、全国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观摩交流等活动,还隆重举行了马铃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在对话、交流中共谋发展、共商合作。记者了解到,已经成功举办14届的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已成为我国马铃薯产品展示、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西部地区“以薯为媒、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

事实上,早在200多年前,马铃薯就扎根在了定西。从那时起,马铃薯一直承载着定西人求生存、谋致富的渴望。从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至今,定西马铃薯从“救命薯”“温饱薯”逐步蜕变为“脱贫薯”“致富薯”“振兴薯”,先后走过了鲜食化、主食化到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定西市依托自身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各类产品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马铃薯已成为定西对外开放的“金名片”。

9月16日下午,作为“2023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马铃薯冷链铁海联运专列举行了首发仪式。一趟马铃薯冷链铁海联运专列从定西出发,前往青岛港,车上所载的马铃薯将最终被送抵泰国曼谷。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和谦说:“此次出口贸易的达成,是定西正式开启与东南亚地区直接经贸往来的标志性事件,更是定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成功实践,必将为定西打造‘中国薯都’注入新的动能活力。”

伴随着徐徐远去的专列,凝聚着振兴梦想的定西马铃薯已然开启了面向未来、开放合作的新征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