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浙江金华:“小积分”推动“大治理”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朱海洋 于超蓉
  • 2023-09-20 21:00:52

走进浙江省武义县熟溪街道栖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见货架上摆放着洗衣液、肥皂、帽子、智能水杯、纸巾等各类生活用品。前来“采购”的村民不用扫二维码付款,凭借手里的“志愿币”就能与工作人员兑换货物。

“前不久,我带孩子看望了小区的独居老人,到河道边捡垃圾,攒了一些积分,兑换了一些防暑用品。”栖霞社区居民金晥晥表示,用志愿币兑换物品很有意义。志愿者徐爱芬深有同感,自从社区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后,她也领过肥皂等日用品,“既帮居民办了实事,又能得到奖励积分,兑换日常用品,这种模式很好!”

据介绍,参加志愿服务1小时计1分,协助参与社区纠纷调解计5分,做好事视情况奖励计2至5分……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发了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栖霞社区下辖企业改制、下山脱贫以及廉租房等类型的十多个小区,居住对象杂,管理难度大。

“自推行积分制以来,栖霞社区以‘精准服务、精细治理、精致生活’为方向,将居民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环境整治、好人好事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引导激发居民参与自治的热情和活力,推进新时代‘后陈经验’向小区延伸,努力实现小区事务公开‘零延迟’、邻里和谐‘零距离’、生活服务‘零跑动’、有效治理‘零盲区’。”熟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杰介绍。

在浙江金华,各地积极探索把“积分制”引入乡村治理中。婺城区乾西乡小康社区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陋习,使小区环境更优美;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设立“福分制”,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良好家风催生文明乡风;浦江县郑宅镇创新积分制引领家风,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进行“量化”,分数高的农户可以在贷款、审批建房指标、发放困难补助等方面享受优待,推动民风向上向善。

此外,像义乌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还探索“功德银行”,设置数字化的“功德账户”,记录村民义举和善行,完善积分兑换机制,激励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村民善言善行,有效推动村域善治。

“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在比学赶超中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热情。”金华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认为,积分制有利于促进村级事务标准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可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乡村发展、乡风文明。

作者:于超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