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白鹤梁,幸福的新涪陵。10月13日,2023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在重庆涪陵开幕。以水为媒,涪陵搭建世界大河文明、世界水文遗产等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国际范儿、中国味、巴蜀韵的响亮文旅品牌。
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是以白鹤梁为主题的区域性文旅盛会,自2020年起已连续举办多届,现已成为重庆市重点品牌节会之一。本次2023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是自举办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届,来自英国、日本、匈牙利、乌拉圭、缅甸等国领事,以及四川、上海、浙江、湖南、广西、江苏等8个省市嘉宾参与活动。
旅游文化节期间,举行开幕仪式及文艺晚会、文旅交流、体育赛事、惠民消费4个系列主题活动,以及中埃联合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鹤梁·水与遗产学术研讨会、白鹤梁文化交流活动、成渝文旅项目及旅游产品推介会、龙舟赛等10项特色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1月19日。
“举办2023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白鹤梁题刻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全力推进与埃及尼罗河尺石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长江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型范例。”开幕式上,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表示。
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之中,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天然石梁。记录了自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1200年间,72个具体年份长江枯水时期的水文资料,现存题刻176则、石鱼18尾、观音像2尊、白鹤1只、文字11000余字。生动反映了当地气候、人文、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在历史长河中,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作为世界水文遗产典型代表和长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白鹤梁见证了大河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进程。涪陵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白鹤梁原址保护作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讲好白鹤梁题刻文化故事,把长江文明传播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1年,重庆开展了“中国白鹤梁题刻—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遗可行性论证研究”。“白鹤梁与埃及尼罗尺石刻是世界上目前仍保存有水位观测实物遗存的水文遗产,分别代表了亚、非大陆两种农业文明与江河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期待中埃双方继续在文化遗产研究、文物保护利用、人才交流互动和文化信息共享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开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开幕式上,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说道。
在白鹤梁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带动下,2022年,涪陵区共接待游客28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亿元。而今年中秋国庆节假期达到了220万人次,全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7%、24%。 “可以说当前的涪陵生态人文好、区位优势好、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好、干部状态好、未来前景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持续向上向好。”王志杰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