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张庙村,两处新建的生态小公园映入眼帘,三三两两的群众漫步其间,临水赏花观景,格外惬意。“自从坑塘治理后,我们天天都会到这散步,这儿环境漂亮、空气新鲜,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锻炼身体。”村民刘稳一边向池塘中的鱼投喂一边说。
但就在去年,这里还是另一番画面。“以前这是个废旧坑塘,长期不用已经淤堵,长满了杂草不说,还堆放了不少垃圾。”村民王爱景形容当时的情况差点捏起鼻子,“夏天都不愿意走这里,臭烘烘的。”
自2022年3月开始,鱼台县将清水塘(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打出截污控源、底泥清淤、水体置换连通等一系列治理“组合拳”,全面提升乡村水环境质量,以往臭烘烘的坑塘华丽转身,“塘净、水清、岸绿、人和”的治理画面徐徐展开。
清水塘(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需要标本兼治,既要关注核心“治”,也要紧抓关键“理”。为了保持水体治理质量,鱼台县采用生态思路,在置换后的水体中栽植各种各样的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并安装曝气和浮岛,使水质长效保持;将清水塘(黑臭水体)治理与周边环境通盘考虑,通过增设健身步道,安装路灯和监控,新种绿植和纳入环卫管理等系列措施,让治理后的坑塘有机融入周边环境,使单一的水塘升级为“生态小公园”,为村民增添了茶余饭后休憩、玩乐的新去处;鱼台县还将“河长制”延伸到坑塘,设立“坑长”,明确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坑塘改善了环境,满足了村民玩乐的需求,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哩!”张庙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小贺说:“我们把这片坑塘承包给村民放养鲢鱼和草鱼搞水产养殖,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能增加收入4000多元。”
截至目前,鱼台县已完成106个村庄的319处坑塘的全面治理,下步将持续在“长治久清”上做好、做足文章,确保水塘环境优美,清水长流。
作者:谢劼 赵诗影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