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 大豆单产提升行动“头雁效应”显著

2023-10-20 19:31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邓荟雯

截至10月19日,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720余万亩农作物秋收任务全面报捷,记者从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门了解到,通过持续实施大豆单产提升行动,继产生2022年全国大豆单产“金豆王”之后,今年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六等三个农场大豆高产创建亩均单产超过600斤,最高实收实测亩均单产达到620.72斤,带动大豆产量大面积提升,头雁引领效应显著。

八五六农场大豆喜获丰收。王金彬 摄

今年,八五四农场大豆种植面积30.56万亩,为提升大豆综合产能,农场系统总结“金豆王”栽培模式和经验,集成从品种选择、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到全程机械化等技术,科技化、标准化、精准化的生产措施贯穿全程,大面积综合实测产量比往年均产增加近200斤,亩均增效近600元。

“这片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面积228亩,种植品种为垦农34,集团提单产“大比武”劳动竞赛测产验收专家组现场随机实收面积31.1亩,收获大豆1.96万斤,扣除杂质,折合标准水后,实际亩产大豆620.72斤,产量与农场2022年创造的全国“金豆王”622.4斤的最好成绩持平。”八五四农场农业负责人王乐宝介绍说。

荣膺“中国大豆之乡”称号的八五五农场,依托国家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开展高产田创产攻关、中低产田增产、涝洼地块提产、适宜品种展示等项目,不断挖掘连片生产田在科技增粮、模式增粮、产业增粮的能力。

“农场以百亩方、千亩田为科技示范载体,建设大豆高产示范田1万亩,辐射带动16万亩,百亩方最高单产超过600斤,全场种植大豆17万多亩,半数面积单产超过500斤,预计可实现大豆总产3.86万吨。”八五五农场总经理纪伟波介绍。

八五五农场对收获的大豆种子进行清选。于爽 摄

除了常规高油高蛋白大豆,这个农场致力于繁育农业“芯片”,今年大豆种子田面积达到12.39万亩,占大豆总面积的70%以上,可生产良种2.4万吨,供种面积超过400万亩,将有效带动农场及周边区域大豆增产增效。

以水田种植为主要作物的八五六农场,近年来积极响应大豆产能提升行动,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至28.25万亩,农场以“良田、良种、良法”为抓手,以提高单产促进产能为目的,创新大豆高标准生产模式,着力挖掘大豆的产量潜力。

经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八五六农场选择土地平整、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强的4个地块3200亩地,采取130厘米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播种,实现以点带面,带动全场大豆产能提升的目的,专家组测得亩产604.02斤,创造了农场种植大豆以来的高产纪录。

据了解,牡丹江分公司始终把提升大豆综合产能,保障油料有效供给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持续调优种植结构保证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今年种植大豆140.54万亩。分公司全面落实集团提单产“大比武”劳动竞赛,再分公司区域内全面开展高产攻关“擂台赛”,划分任务区,明确领导、管理、技术、生产责任人,分类制定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精准施肥、病虫防治、田间测产、收获减损、储运管理等流程的高产创建核心区、示范田和普通田的实施方案,确保推广秋整地秋起垄、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大垄密植技术模式、种子包衣技术、大豆根瘤菌剂、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农业技术高标准应用到位,为大豆产能稳步提升保驾护航。

“实现大豆产能提升,肥沃的黑土地是根本,适宜的品种是关键,标准化技术措施是核心,良好的气候条件是保障,机收减损是辅助,作为农业生产组织者、管理者,把所有环节和流程管控到位,才能实现单产拔高和总产提升。”牡丹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孙伟海表示。今年,分公司各农场大豆成方连片突破亩产500斤的地块较多,拉动大豆总产大幅提升,为守护好百姓“油瓶子”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朱磊 宋维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