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千年桑蚕“话”新篇——桑蚕丝绸文化作品及特色产品推介发布活动侧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杜娟
  • 作者:王小川 侯雅洁
  • 2023-10-28 13:26:56

我国是丝绸的故乡,是蚕桑生产的发祥地。

5000多年前,“桑”和“蚕”两种生命交织,塑造出长久不衰的产业,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搭建起中外闻名互鉴的桥梁。5000多年来,桑蚕丝绸成了重要的民生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以“坚定文化自信 扩大消费需求”为主题的蚕丝绸文化作品及特色产品推介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当前,我国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桑蚕产业背后所蕴藉的丝绸文明是如何影响我国乃至全球文明交流的?请看记者探访。

饲料桑推进粮食体系可持续转型

我国是动物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消费增加,饲料粮需求持续增长,其中饲用豆粕生产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启动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此背景下,饲料桑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资源,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作为桑树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桑树种类最多、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全国有着约2500万亩桑园和柞树场,高产桑园年公顷产叶量可达45吨,桑树资源十分丰富。

“蚕桑丝绸产业是可持续粮食体系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张忠军表示,桑树素有“蛋白质制造工厂”之称,发展饲料桑,可以有效挖掘全球大量非耕地资源的潜在价值,“以系统性思维,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蚕桑的药食用途、饲料用途、新材料用途,推进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助力可持续农业开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

“桑叶中含有生物碱、多糖、黄酮等活性物质及其他微量元素,对提高畜禽免疫力、抗氧化能力、抗菌消炎以及维持动物健康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将饲料桑应用于畜牧养殖中,可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桑树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林森介绍,桑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用饲料桑喂养畜、禽、鱼类等,其品质和口感能够大幅提升。

“我们在蛋白桑产业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新路。”广东揭阳佳朋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旺佳介绍,合作社种植了1100亩蛋白桑,建设了全自动化日产超150吨的桑叶发酵厂,目前生产的产品有猪桑叶发酵料、蛋鸭桑叶发酵料、蛋鸡桑叶发酵料等。

来到湖北曼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刚煮熟的鸡蛋香气诱人,消费者纷纷驻足流连,争相品尝。“饲料桑喂养的蛋鸡所生产的鸡蛋蛋黄颜色深,蛋白粘度大,蛋壳厚,没有腥味,胶原蛋白含量也要比普通鸡蛋高30%,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总经理何大彦介绍。

千年丝绸文化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桑绿四野衣被万民,丝连九州迹耀千载。古老的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本次推介发布活动上,通过推介诠释桑蚕丝绸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全面展示当代桑蚕丝绸产业发展成就,让古老的产业和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桑蚕丝绸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丝绸贸易而开辟的‘丝绸之路’更是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国,也是丝绸制品消费大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郑红介绍,我国蚕种、生丝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生丝、绸缎出口量占全球的60%以上,蚕桑品种选育、工厂化养蚕、自动缫丝、丝绸印染等技术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丝绸文化与丝绸产品有机结合,推动产品与文化相互赋能、互为促进,对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国内消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表示,要保护和传承好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将丝绸“艺术品”转变为丝绸“消费品”,融入日常生活特别是现代城市生活。

推介活动上,一场“香云飘飘”时尚秀格外吸睛。这场时尚秀以非遗香云纱为核心,通过色彩融合、款式解构、国风印花以及现代化的配饰,建立起中国传统香云纱文化与当代美学之间的连接,展示了一场属于中国传统和美学的视觉盛宴。

在“做新时代丝绸使者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展区,一条印有从一根丝织成一匹布图案的丝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条丝巾采用数码同步双面印花工艺,精细度能够达到0.05毫米。”苏州印丝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继东拿起丝巾向记者介绍,这次我们带主要来了与丝绸相关的主题设计产品,向参观者展示我国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开发药食同源价值 为美好生活添彩

《本草纲目》称桑为东方神木,其枝、叶、根、果、皮等皆为良药,有上千年的药用与食用史。当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对农产品品质和品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桑蚕产品作为新兴起的药食同源品类,逐渐受到大家关注。

琳琅满目的果饮、果酒和食品,比燕窝更有营养价值的蚕窝……在“今天的饲料 明天的食品”展区,各类特色桑蚕产品吸引着参观者纷纷打卡。记者发现,桑叶、桑葚及其加工制作的桑叶菜、桑叶茶、桑葚酒、桑果茶等产品,正成为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

“快来品尝一下我们的桑蚕红干。”山西葚天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昭文热情介绍,桑葚酒以新鲜桑葚为原料,采用全果发酵工艺,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作为果酒,桑葚酒集环保、健康、营养和工、农、贸一体化等多种优势,正成为年轻人聚餐时的新选择,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蛋白桑浑身是宝,可以全株利用,我们一直致力于挖掘蛋白桑的食用价值。”在正定德辰桑茶叶有限公司展位前,蛋白桑芽菜、桑叶挂面、桑叶米、桑叶食用菌等产品琳琅满目。公司负责人张晓霜介绍,公司集种植、加工、储存于一体,生产出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桑产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桑黄,是桑树上的一种真菌,这种真菌是非常珍贵的,切成片泡水、泡酒,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个是桑葚膏,是桑葚果熬制的药膏,药理效果好,花青素含量高,可以美容养颜。”陕西省石泉县鎏金铜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宋世兵向记者详细介绍桑蚕衍生品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在此次推介活动中发布的桑产业战略研究成果可知,我国桑蚕丝绸、饲料桑、桑大健康开发、桑生态利用等全产业总产值有望在2025年、2030年、2035年预计分别可以达到4650亿元、6755亿元、9755亿元,真正成长为一个万亿产业规模、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小川 侯雅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