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已成为荣昌发展的最强引擎。”11月1日,在重庆市荣昌区2023年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该区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行动以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9月底,全区民营企业缴纳税收16.03亿元,同比增长24.86%,占全区税收近80%。
目前,荣昌民营市场主体达到7.4万户,占全区总量的99.19%;累计培育民营科技型企业1485家,占全区科技型企业98.24%。
“全区上下真正形成了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共识,‘再怎么重视、再怎么支持民营企业都不为过’的理念已入脑入心,民营企业家的地位大幅提升。”高洪波说道,当前,荣昌区进一步凝聚了民营经济发展共识,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定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完善了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健全了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加快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近一年来,荣昌引进企业92个,合同金额633亿元,企业投资达90亿元;形成“2+X”的政策体系,为企业减税降费近4亿元,兑付各类奖励、补偿贴息2亿元,民营企业获得感大幅提高。
“得益于荣昌良好的营商环境,华森制药在这片沃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开花结果,25年来已经连续投资项目五期,从一个年产值不足5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国医药百强企业、重庆制造业百强。”华森制药董事长游洪涛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荣昌企业,将扎根荣昌、服务人民、回报社会,努力实现100亿元产值和1000亿市值。
作为在外渝商回渝投资的青年代表,中童(重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波曾在沿海地区创业20年,从2019年开始不断地寻找回渝投资机会,在基于各种要素综合考察评定后,最终选择了落户荣昌。“之所以选择荣昌,是因为这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独特的区位优势、高效的办事效率、真切的关心关怀。目前,新建厂房所需土地得到及时交付,第一期厂房将于2024年2月投入使用,全产业链开工以后,企业将达到600人的规模。”
“到2027年,民营经济实现能级跃升,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市场主体实现量质双升,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累计达到10万户。”高洪波表示,围绕这一目标,荣昌将持续叫响做亮“123456”营商环境品牌,营造优中更优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面、负面清单”,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干事环境。强化一把手招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区联动招商,推动招商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动民营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实施“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培育计划,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畜牧科创高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搭建产、科、金服务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提升的内生动力。
同时,在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荣昌将构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及新能源为支柱,陶瓷、服饰、兽药为特色优势,生命科学、未来能源、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功率半导体为“新星”的“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打造西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农业现代产业园,做大做强生猪为主导,粉条、柑橘为优势,肉兔、卤鹅、茶叶、蔬菜等为特色的“1+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当天,荣昌对“荣昌区民营企业50强”、10家“成长型企业”、20名“贡献突出民营企业家”,以及“返乡入乡创业明星企业和个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还举行了荣昌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仪式、荣昌区“企业之家”和民营经济展示厅开馆仪式暨云尚·农牧大数据产业园(农数谷A区)开园仪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