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暨家鱼人工繁殖成功65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李红波等
  • 2023-11-10 22:17:33

1958年,鱼类养殖学家钟麟带领团队用流水刺激亲鱼并注射鲤鱼脑垂体催产,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池养家鱼全人工繁殖,结束了千百年来人类完全依赖自然江河捕捞鱼苗的历史,开创了水生动物人工养殖的新纪元。

为了纪念以钟麟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解决了吃鱼难和渔民增收问题,11月8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指导,珠江水产研究所在广州主办了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家鱼人工繁殖成功65周年纪念活动。

图为活动现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陈金发致辞时表示,作为国家渔业科技力量的国家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率先突破了四大家鱼人工繁育技术,先后选育并获审定水产新品种71个,占全国的26.7%。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水产科学院将持续坚持强化使命意识、展现责任担当,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淡水渔业是我国的重要农业产业。2022年,淡水渔业总产量3406.38万吨,占全国渔业总产量的49.6%。淡水养殖产量3289.76万吨,占水产养殖产量的59.1%,淡水养殖总产值7863.03亿元,占水产养殖总产值的62.9%,占渔业总产值的25.4%。如何实现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注的话题。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等11位渔业科技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科技创新推动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深入研讨了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水产养殖技术与模式、水产病害与免疫防控、水产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研究进展。

今年是本次活动主办方珠江水产研究所创建70周年。该所所长徐瑞永介绍,经过70年的发展,珠江所从破解水产养殖业苗种来源难,到解决百姓吃鱼难和吃好鱼,不断攻破渔业发展技术瓶颈,至今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9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77项,获得国审新品种12个、新兽药证书1项,授权专利418件,助推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不断提高水产品稳产保供水平,全面提升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作者:蔡晓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李红波 赵炜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