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东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副省长李伟、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哈蒙德、塞内加尔驻华大使伊布拉伊玛·锡拉出席大会并致辞。来自美国、日本、荷兰、波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等15个国家和国内的专家代表共计1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大会。
在开幕式上,举办了山东省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和“一带一路”国际花生产业科技创新院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首席技术官张健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本次大会以“加强种业创新与合作,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会首先回顾了自2016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举办以来,各方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取得的显著成效。随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从粮食作物种业、经济作物种业、园艺种业和畜禽种业等4个领域,围绕农业科技政策、种业科技创新等内容作了2个主旨报告和25个专题报告。
李伟在开幕式上指出,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强省、种业强省建设。育成一大批突破性作物新品种,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基本实现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7%,有力支撑了我省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成功获批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有效聚集全省创新资源。本次会议的举办对于拓展山东与各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大会是山东省农科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山东省农科院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省农科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省农科院始终牢记嘱托,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始终坚持开放办院战略,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目前已同10多个国际组织和6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科技合作关系,共建了3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成功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开展学术交流、项目洽谈等活动,合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强科技交流和人员互访,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农科院、省直有关部门、省内农业院校相关领导参加大会。
作者:李才林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蒋欣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