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上楼”住进了小区,怎么样满足这些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自然成为了小区治理的重点所在。有专家认为,这也是推动“千万工程”中的善治经验走向城市,以及理解把握“八八战略”时代内涵的应有之义。
11月17日,一场名为“‘八八战略’点亮基层善治实践路——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之道”的主题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举办,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分享交流经验、推广管用做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逐渐成为城市复杂形态的基础空间单元、基层治理任务的重要承载单元、居民直接切身利益的基本聚合单元,城市社区治理重心向小区下沉成为新要求。
自2017年以来,拱墅区连续6年深化迭代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从聚焦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出发,到探索睦邻小区党建、推进社区整体性建设,再到近两年推动治理创新向社区服务延伸拓展,融入现代社区建设体系,层层深入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道,逐步构建起以“三方办实体化运作、小区党组织统一领导、小区专员常驻统筹、多元主体协商共治、小区治理数字赋能”为主要特征的小区治理“拱墅模式”,全力打造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
据了解,目前,小区治理主体主要是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三方之间协同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绩效,直接关乎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然而现实中,三者利益诉求与治理逻辑的不同,往往导致小区治理内耗、效能弱化。拱墅区的实践价值在,通过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将党建引领有机嵌入小区治理,构建了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体系,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作了有效探索。
针对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除了拱墅区之外,共有4家单位围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之道”现场分享经验、交流思想,为各地提供了小区治理的可参考路径。
上海康城社区作为沪上最大的单体社区,针对突出的“治理之难”问题,探索超大社区基层治理之路,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让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更具活力,让昔日的“旁观者”变成“合伙人”,鼓励“合伙人”变成“当家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于2018年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2020年全面开展“近邻”党建,探索出富有特区特色的基层治理“湖里模式”;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邹家角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路径,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最佳角度、最佳角色、最佳角落”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的“最佳角”治理体系,成功培育和打造了“党那里”工作品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街道以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共识、建强基层治理细胞、理顺基层治理关系、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构建超大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西南街”模式。
在研讨会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委党校、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大学、杭州市委党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还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出发,对于小区治理的意义、如何破解小区治理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作者:施安南 罗瑞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