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河北磁县:“家门口党课”让宣讲更接地气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李杰 崔岩
  • 2023-11-23 17:50:47

“在田间讲党课,不误农时,更接地气!”近日,在河北磁县时村营乡小盆沟村的生姜种植园的大棚前,磁县组织时村营乡小盆沟村与磁州镇黄官营村“两委”干部们围在一起,一场形式新颖、泥土味十足的党课宣讲正在进行。

据了解,近年来,小盆沟村“两委”干部积极流转土地,筹集资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模式,发展生姜芋头特色产业,2022年种植生姜芋头60余亩,为集体增加经济收入4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增收致富,解决村里部分劳动力,人居环境逐年提升,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在生姜大棚里,农村党员干部结合村情实际,宣讲了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试种生姜,逐步带领群众致富,以小故事折射大道理,激励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大棚里听宣讲,我还是头一回。以往在会议室里听,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感觉理论性太强,不容易学习接受。现在把党员群众集中组织到田间地头现场讲,有问题现场提,少了中间环节,宣讲内容‘活’了,方式新,收获也更大。”磁州镇黄官营村党支部书记常运平说,大家一起学习党课,还相互探讨学习种植生姜的致富经验,现场交流、地头实践,“有问、有答、有掌声,会场生动有实效”,广大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学到了乡村致富“真经”,既解渴又鼓劲儿。

从“田间”到“心间”。“家门口上党课”开展以来,全县围绕乡村振兴、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等方面,采取党校教师讲、支部书记带头讲、能人党员示范讲等宣讲方式,从农村发展实际、农民发展需求、农业发展任务出发,邀请农技专家、乡土人才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送技下乡,将党员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让宣讲内容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把传统的室内宣讲搬到村民最需要的地方,把党的政策变成人民群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各地农村田间地头上的宣讲让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走新”更“走心”。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该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整合宣讲资源,创新培训手段,开展“家门口上党校”活动,全面系统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一体化开展“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技能培训+研讨交流+破解难题”系列活动。通过乡镇入村庄、部门入站所、社区入“网格”,联合领导干部、专业师资、基层典型、技术专家、行业代表、文艺骨干等,在基层站所、项目一线、种植养殖现场,一格一阵地一党课,激活党员学习教育“末梢神经”,多形式组织开展“多课同讲”,再将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送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项目一线中进行理论宣讲、政策培训。党员干部群众在哪里,“家门口上党校”就办到哪里、讲到哪里,党的好声音就延伸到哪里,干群“同照一盏灯、同围一张桌、同坐一条凳、同谈一席话”,以接地气的学习活动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

据介绍,如今该县“家门口上党课”活动已经覆盖了11个乡镇的广大农村,截至目前听党课党员干部群众达7500余人次。下一步,该县将依托直南党史馆、129师兵工厂、抗日民主县政府等红色教育基地,实现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活动受众将达2.5万余人次。

作者:崔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