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放弃近百万年薪,回到小村庄种地,黄金用5年时间带领乡亲们利用无花果产业实现“开花结果”。虽然无花果产业蒸蒸日上,但是受制于第三产业的缺失,黄金一直面临着如果将单一的无花果产业做大的难题。延长产业链、抱团取暖,黄金正一步步走在探索无花果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也正在探索出乡村CEO抱团发展的新路。
时光荏苒,四季轮回,如今的金鼓村迎来了大变样,黄金种植的无花果园也已经成长了6个春秋。
2017年,黄金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从年薪百万的互联网公司辞职返乡种地,很多村里人都不理解。“乡亲们还以为我是不是在外边出事了要回家躲一躲。”提到刚回乡的时候,黄金不由笑了笑。
在黄金不到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把兄弟俩拉扯大,在村子里,黄金兄弟俩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我小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村里人每家每户看到我都会给我吃一口饭。”
黄金没让父老乡亲们失望,成了金鼓村走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黄金进入了互联网平台的海外运营团队,生活条件逐渐变好。直到2010年父亲去世,临终前嘱咐黄金不要忘记村子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父亲的遗言在黄金心里埋下了一颗回乡的种子。
流转百亩土地给村民“打样”
在外出工作的八年里,黄金每年春节都会回村看望村子里的亲朋好友,突然有一天,黄金发现自己家乡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仍旧停留在过去的样子,“我还记得当时我看望完老乡,从家里出来沿着田埂往前走,不经意一回头,发现房子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化,又折回去看了屋里陈设也是好多年前的样子,一下子触动了我。”黄金决定遵循父亲的遗言,做一个不忘本的人,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创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打定主意后,黄金在创业的方向选择上犯了难。“我们那个村的土地之前也有人来流转,大部分是种柑橘和中药材的,但全都以失败告终。”有了前车之鉴,黄金在选择种什么上十分谨慎,要和别人不一样才有吸引力。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黄金听到同学们在讨论无花果的药用价值非常高,便去网上查了资料,发现无花果全身都是宝,金鼓村的自然环境也适宜无花果的生长,“更主要的是无花果是小众水果,不会像柑橘、苹果、核桃什么的需要去和大市场拼。”将目标锁定无花果后,黄金并没有急于着手,而是先去了山东、新疆以及四川的无花果基地考察学习,最终敲定了无花果。
有了目标后,黄金信心勃勃地开始拉村民入伙,没想到却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闭门羹。“一来村民不相信我会放弃工作踏踏实实在家种地,二来村民对无花果也不了解,他们更愿意在外打工。最重要的是地里种粮食最起码可以保障自己的口粮,但无花果不行。”
没办法,黄金决定先自己单干,“我把这个样板打好,村民就会相信我。”说干就干,黄金找村书记流转了100亩土地,开始每天下地干活,让村民以入股的形式,进入到合作社中。第一年,黄金种植的无花果收获不错,一斤卖到了20元,高峰时甚至能达到30元一斤,村民见到了成效,纷纷找上门来。黄金说:“只要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就会相信你,跟着一起做。”
在和村民合作种植的过程中,黄金也碰到不少难题。为了与其他地区的无花果做出区别,黄金的无花果主打不用化学农药,有机健康。这让不少有着旧时候种养观念的村民很不理解,有些村民就会偷偷用。“他们不改变观念,不按照有机标准种出来的无花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市面上的就没有区别了。”黄金一次次地去和农户商量,一天里有大半天的时间是在无花果地里待着。“有时候他们答应得好好的,但背地里又改不了原先的习惯,有机种植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单价能够比市面高出不少。”2021年,合作社迎来了首次分红,每户能分到1134元。2022年,增长到了6000元。
电商销售让产业“开花结果”
“无花果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保质期特别短,市场一下消化不了那么多鲜果,那我肯定要开通无花果销售、深加工等多渠道,把我们村的有机无花果打出招牌,村民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为了进一步延长无花果的产业链,黄金建设了无花果加工厂房,增加了无花果干的营销业务,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产品做好了销售渠道怎么打开?黄金开通了自媒体账号“古城无花哥”,一开始,黄金在天涯上发帖记录自己的无花果种植历程,一篇帖子的浏览量能达到500万-600万,慢慢地,黄金在各大论坛上收获了一众粉丝,这也让黄金意识到客人不在线下而在线上。“其实这就是前期的互联网发酵,我希望网友能看到我是怎么做的,一是分享自己的经验,二是也许能形成潜在的客户。”
随后,黄金又在粉丝的建议下开通了短视频账号,粉丝数很快突破了10万。黄金每天都通过短视频账号记录自己和乡亲们种植生产的过程,分享着自己的辛苦与快乐。“通过更多的渠道让用户了解我们的产品,这样就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我还可以根据产量预估来控制预售的数量。”每年无花果即将成熟的时候,黄金都会拿出一小部分以较低的价格预售,通过订单式销售可以确保一部分无花果的销量,也能促使顾客关注自己,无形中增加了客黏性。
除此之外,黄金希望扩大无花果的深加工,将无花果打造成古城的特色手信,把无花果产品同古城文化相结合,能够赋予自身品牌更深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激活千万级客流量的巨大消费潜力。
重视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发展
经过黄金和村民不断地努力,合作社年营收达到70余万元,合作社共帮扶村35户105人。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超过100亩,但只有无花果一种水果,且规模和辐射面都相对较小,彼时的黄金陷入了单一产业的困境。
2022年1月,他参加了“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培养计划”(简称:乡村CEO计划),在参加培训中,黄金寻找到了新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农业联合体的方式联合了阆中本地多家农业生产主体,扩大了产品品类,带动规模也扩大到5个合作社和7个家庭农场。
“我们的这批乡村CEO学员的共性问题在于产业比较好,但是要去做旅游的话,可能不太现实,并且旅游要投入的钱很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需要一个平台能够有力地帮助我们把产品销售出去。”黄金一方面做无花果深度的拓展、如酒类、零食类,另一方面在业务上联合其他乡村CEO,在“乡村CEO计划”的助力下,乡村CEO学员一起进行了资源整合,并成立了产业链联盟——四川新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家一起抱团取暖,组团发展。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及销售,提供产品包装设计,打造“乡村CEO甄选”品牌。
在黄金看来,“乡村CEO带动村庄产业的发展,必然走上数字化支撑的抱团发展,这个抱团是以乡村CEO的抱团为核心的,人是根本动力,工具为抱团提供落地抓手,乡村CEO抱团才能更好带动村民富起来。”
除此之外,黄金还联合了周边地区的无花果种植基地。如今的合作社年产值500万,帮扶了整个四川的无花果种植户80多户1100亩,合作社长期用工12人,平时临时用工57人。实现了从2021年到2022年连续分红,合作社年度产值逐年递增,黄金希望和村民们一起把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人物名片:
黄金从小在四川省阆中市金鼓村吃百家饭长大,2017年,黄金从互联网大厂辞职回到家乡金鼓村。那时,他给自己定下目标:用5年时间带领村民种植无花果。5年里,带领村民流转百亩土地,发展“互联网+无花果”产业,村里的无花果产品供不应求,完成了从0到1的跳跃。现如今,黄金带领村民组建的合作社,无花果种植规模超过100亩,年产值超过300万元,有超过100户当地农民获得收益。黄金说:“我回乡就是要帮助村民富起来。”
村庄档案:
四川省阆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常驻人口3000多人,是传统的农业村。过去,因为缺乏有效的收入来源,村民大多以外出打零散工为主,甚至有的村民受年龄、身体条件限制,无法外出务工,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条件上,金鼓村总计田地3000来亩,虽然离市区较近,但仍然缺乏支柱产业,也没有像样的村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起,沙溪街道办积极建设美丽新农村,将金鼓在内的5村连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柑橘、蜜柚、松林等,贫困村逐渐变了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