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全国蜂产业合作交流,日前,在重庆市蜂业学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国内蜂产业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山城,围绕提升重庆蜜蜂养殖技术和蜂产品质量建言献策,助力重庆蜂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胥保华作了《蜜蜂的营养饲料及重要性》主题报告,并根据蜜蜂的生长习性提出建议,“蜜蜂喜欢吃的还是发酵蜂料,建议重庆的养蜂者,给蜜蜂喂的饲料也要发酵。”
“现在,农药是制约养蜂业发展的关键卡点,我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将极大限制产业发展。”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余林生则聚焦农药对蜜蜂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提出从源头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此外,四川省蜂业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杨明显分享了《四川中蜂资源保护与利用》,重庆市石柱县、南川区、武隆区、綦江区四个区县就当地如何夯实蜂产业基础,大力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经验交流。
小蜜蜂,大产业。近年来,重庆蜜蜂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大优势产业。据统计,2022年全市蜜蜂保有量159.39万群,其中中蜂保有量138.06万群、西蜂保有量21.33万群;蜂蜜产量2.2万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蜂业综合产值达60亿元。
当天,大会还选举产生了重庆市蜂业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罗文华当选为理事长。“我们重庆市蜂业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将整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蜂业科技力量,针对重庆蜂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等核心问题进行攻关,研究集成先进的养蜂技术,提升蜂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罗文华表示,下一步,学会将围绕加强国际国内蜂业学术交流,加大优质成熟蜜生产技术、中蜂良种选育技术、优质蜂产品生产技术等蜂业科技推广,促进蜂业科技创新,为重庆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