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个单位、988个党组织、994场次、31783名党员同频共振,学原著、悟原理,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577篇有深度、有见地的调研报告“新鲜出炉”,133篇涉及花木、旅游、康养、党建、乡村振兴等59个重大专项及13大类课题的专题报告“脱颖而出”;84个检视问题立行立改、83个工作“堵点”限时打通、1580件惠民实事已经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在寻根问本中重温初心、践行使命,在学思践悟中担当责任、砥砺前行,在细照笃行中聚力突破、靶向发力,强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送讲入户”,逐个击破基层学习难题
11月22日上午,在大马镇前张村,鄢陵县政协经济委员会梁志伟主任以“坚持人民至上”为主题,为村部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我们要向百姓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百姓理解党的政策,百姓才能支持党的政策。”梁志伟说。
主题教育学习现场
针对不同的学习培训对象,鄢陵县分领域、分行业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围绕“怎么学、如何干”,对全县机关、镇村、学校等8类82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辅导,既部署“过河”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建立引领“平战结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分包联系社区,在平时服务、战时应急中当表率、勇担当。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找到适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教育学习形式尤为重要。
“老师们带着我们系统地学习。”这是大家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一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的专题党课赢得了热烈掌声,30余名社区干部和小区党员齐坐一堂,用心聆听着党课。在与社区党建联建下,鄢陵把“红色课堂”搬进了翠微社区的“小区党群服务站”,以微党课、情景课堂等鲜活形式,将党的政策理论、科学普及、主流价值等充分融入党课学习中,让其成为传递党的声音的“前哨站”。
关起门来讲理论,是学习;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乡间小道,也是学习。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的陶城镇东刘庄村,鄢陵帮扶工作组改变过去“一人读、大家听”的传统理论学习方式,化身成为理论政策“宣讲员”,走出党员活动室,走进劳作的田野,走到农民党员身边,以“拉家常”的形式聊农村实际、谈为民服务实践。
为确保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理论知识学习“不漏学”“不掉队”,在张桥镇东许村,县里组织党员干部组成“入户送学小分队”,敲开百姓门、走进百姓家,通过“一对一”积极送学,与老党员们促膝长谈,交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体会,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下基层,躬身笃行走好群众路线
近日,鄢陵县柏梁镇大王庄村村民王裕民老汉心情烦躁。因赡养问题,他准备与养子对簿公堂。他心里也清楚,即使打赢官司,他和养子之间的亲情也会产生裂痕。正在村里调研走访的县司法局调解员黄俊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到王老汉家中了解情况。半个小时后,黄俊涛召集了王老汉的养子及村里的干部,在王老汉的家中召开了“多方”会谈。黄俊涛从法律到人情、从人情到道德、从道德到舆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近4个小时的真诚劝说,说得王老汉的养子痛哭失声,当场表示今后一定将王老汉当亲生父亲看待,父子俩握手言和。
鄢陵县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更是主动介入,抓住不放,采取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公安局、卫健委采取一把手带专家下基层进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进行交流讨教,收集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县财政局撰写的《关于鄢陵县财政收支矛盾剖析的调研报告》深入剖析了鄢陵当前财政状况面临的困难和原因,对下一步增加财政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提出了科学的合理化建议。县发改委撰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对鄢陵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对策。
针对优秀的调研成果,鄢陵县把好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分解,并形成台账印发给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措施,推动问题解决,以确保优秀调研成果的优化、转化。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培育产业龙头、加速产业转型、促进产业融合,致力打造中原花木育种基地、科研转化基地,大力发展园林盆景、鲜花切花和花木产品深加工,不断加快花木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抓好教育质量提升、科学推进“三块地”改革、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均为优秀调研成果转化的范例。
用心用力,刀刃向内解决急难愁盼
“多亏了中心医院,不然自己的老命都没了。”提及前几天出现的意外,家住鄢陵县城恒达阳光城的辛纪伦老人心有余悸。
辛纪伦今年66岁,因子女工作繁忙,平时都是自己一人独居。前不久,老人突发血压异常,处于危险状态。紧急情况下,安装在县中心医院的智能守护平台系统后台接到了辛纪伦的血压测量结果报警,显示老人血压测量偏高,随即安排专业医护人员火速上门为老人进行了血压测量、用药指导,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
重点关注居家养老需求,创新推出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医养结合一体化管理,是鄢陵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的一个缩影。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鄢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更好地服务前来政务窗口办事的人群,鄢陵县推出县级领导“陪跑、帮办”政务服务工作新机制,排查发现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难点和问题症结,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完善服务措施。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鄢陵县制订出台了《鄢陵县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试行)》,安排1000万元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滚动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有稳定性、长期性收入的实体项目,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增强村级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为解决丰产不丰收问题,南坞、陶城、望田等乡镇,结合小辣椒种植优势,引导各村组建小辣椒种植和产销合作社30多个;大马、柏梁、陈化店等乡镇,引导各村组建花木合作社40多个;彭店镇慕寨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该村10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形式发展莲藕种植140亩,探索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全县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摸索出了成功经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下,鄢陵广大党员、干部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本领,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看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作者:郑法魁 赵允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