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一年一度的浙江农业博览会在万众瞩目中掀开帷幕。据悉,这一展会自1999年以来,已举办了24届,今年现场共设置了9大展区,集中参展的主体将近1700家,参展产品约1.4万种。此外,线上参展主体1500多家,参展产品1.8余万种,线上线下规模均为历届农博会之最,还首次邀请了港澳台地区11家企业,以及澳大利亚、巴西、法国等8个国家的9家企业参展。
记者了解到,本届省农博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对“千万工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以“千万工程浙江先行 乡村振兴浙里共富”为主题,以“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为主线,聚焦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线上线下融合,省内省外联动,全方位展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新理念、新做法、新成效,全方位推介展销名特优新农产品,全方位展现农业农村领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风采。
每年农博会,中心展区无疑“C位”。今年,这里生动地展现了“千万工程”20周年成就,以及乡村数字经济、乡村营商环境、乡村“地瓜经济”。一个“共富集市”,再现义乌李祖村筑巢引凤的“农创场景”;“地瓜经济”版块,将浙江农业“走出去”和乡村“地瓜经济”藤蔓茁壮生长的盛况娓娓道来;还有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展区,以微缩实景的方式,重点展示一系列先进农业科技与农机等最新成果。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古村落保护,从耕地保育到农业科技创新,令人应接不暇。
这既是浙江三农的成果展,更是市民购物的嘉年华,开幕当天就已人头攒动。大家成群结队,大包小包穿行在一众展位间。据介绍,参展的农产品均由各地精挑细选而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产品等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到七成以上。蓝海牧场的“东海夫人”嵊泗贻贝、“久煮不散”的里叶白莲、“嘎嘣脆”的兰溪小萝卜等,很多都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承载着乡愁味道、故乡情结,特色十足、底蕴深厚。
购物大军热情高涨,来参观的小朋友同样兴致勃勃。“农业之最”展陈区块,有最大的云和雪梨、灵芝和沼虾,还有最长的山药,令人啧啧称奇。小学生张可凡激动地说:“河蟹居然能长这么大,我的手还没它一半大呢,那根山药长得比我都高。明年我还要来,再和它们比一比!”在民族风情馆,扎染展位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个个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为期五天的展会里,线上线下各类活动将近150场,除了丰富多彩的产品推介会,还有浙江农业“走出去”成果交流圆桌会、数字乡村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浙江好稻米金奖大米品鉴等,邀请了1500家新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大型商超等省内外客商,开展看样订货、贸易洽谈活动,线上则开通了3个直播间,组织直播110场以上,为大家提供优质、精准、高效的数字化产销对接服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实习生 周端平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