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自己地里产的大米,吃起来跟外边儿买的就是不一样,清甜清甜的,又软糯又劲道,我们真是有口福了。”日前,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怪村村民刘曼吃上了村委会分发的在村集体农田里丰收的优质大米。虽然以前也种过地,但是在自家地里种稻子、吃自家产的大米,对于刘曼来说还真是头一回,这种体验让刘曼感到既新鲜又对未来村集体产业发展有了新期待。
王佐镇怪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军介绍,今年共试种粳稻50亩,稻种来自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天隆优717等5个优质品种,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今年5月26日种了第一批,6月1日、2日种了第二批,10月23日至25日收割,全部试种成功,产出的稻米都分给了怪村村民。“因为部分地块有树荫遮挡、缺乏经验等因素,今年的产量不是很高,但是能种植成功我们就很欣喜了,明年村集体会总结今年的经验教训,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逐步把优质粳稻种植变成村集体的特色产业。”刘建军说。
王佐镇怪村是目前丰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旱地直播试种地块。近年来,丰台区着力开展以粳稻种业为核心的北京优质稻全产业链推广工作,其中优质稻种“天隆优619”“天隆优717”是核心产品。据了解,该品种系列是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历时8年精心培育的长粒香型优质粳稻品种,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农业农村部“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粳稻品种。今年10月17日在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丰台)对旱直播粳稻进行实割测产,“天隆优717”平均亩产稻谷577公斤,取得了大丰收。
经专家测试,该米粒晶莹剔透,香甜弹润,回味甘甜,凉饭口感更好。试验证明,该品种是可在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粳稻品种,轻简高效种植技术可以实现粳稻在北京的节水栽培,早播示范种植可以实现中秋、国庆两节上市。天隆优系列品种的成功种植及轻简高效配套技术的应用是粳稻选种、栽培史上重大突破,对推动优质优价,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天隆优619”已在丰台区多个地块广泛试种,除了王佐镇怪村,还有南苑街道的南苑村均已试种成功。同时,这一优良品种输出至丰台区的对口帮扶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进行试验示范。
为推动北京优质稻全产业链发展,在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丰台花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北京花乡农科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国家粳稻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在北京、天津、河北、海南开展北京稻育繁种、推广工作,打造“花香御稻”“南苑稻”北京优质稻米品牌。通过“种源可控、科学种植、适度加工、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全产业链闭环,全程溯源,打造高品质优质大米。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投入市场以来,“花香御稻”各渠道销售已达25吨。
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丰台区将继续传承御稻种植历史,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积极做好企业服务,推动“花香御稻”“南苑稻”在北京适宜地区推广种植,助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