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第26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暨中国番茄种业联盟大会在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沙总部基地举行。展会以线下田间展示为主,线上图片直播为辅的方式开展,展期共20天。
本届展会设有田间露地栽培展、大棚现代设施展、智慧农业技术展和“乾农杯”蔬菜摄影、科技成果展等传统项目,还设置了番茄主题展、南沙区名优特农产品展、蔬菜雕刻才艺展等特色展示活动。
图为展会开幕式现场。
据悉,本届展会总示范面积300亩,包括250亩露地展示和50亩大棚保护地展示。展示推广茄果类、瓜类、叶菜类、花球茎类、豆类、特用玉米等合计1098个新品种,包括番茄614个、辣椒110个、茄子46个、叶菜类59个、甘蓝类34个、瓜类161个、鲜食玉米类69个、豆类5个等。
展会共吸引了78家公司(单位)参展,其中番茄种业联盟35家、专区13个和种植户30家。为农业科研单位、种企创新育种推广搭建平台,助力良种良法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记者在番茄主题展区看到,口感番茄专区前挤满了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口感番茄以皮薄汁多、脆嫩无渣、酸甜适中、沙瓤味浓等特点广受市场追捧。此次展出的口感番茄,不但能品尝到‘儿时的味道’,还能看到金黄元宝等特色番茄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研究员李常保告诉记者。
图为展示的番茄品种。
近年来,得益于高端产业平台的深入耕耘,特色番茄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本届樱桃番茄展示品种数量更是创下了历年之最,达到140多个。
本届展会上,岭南特色蔬菜——菜心也展现了技术新突破。据了解,基于长期对菜心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创新团队先后完成了菜心全基因组测序,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菜心遗传图谱、重要性状的遗传图谱QTL定位、不育系类型分子鉴定以及抗逆性鉴定研究等一系列育种技术的创新。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高温、低温及变温等不利天气因素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同时,利用简易设施大棚,解决了夏季高温、台风、暴雨季节本地优质菜心生产的问题,实现菜心在本地的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所长郑岩松说。
短圆形“粉皮冬瓜12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该品种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节瓜课题组近年选育的短圆形粉皮冬瓜新类型,形状似“灯笼”,果型外观靓丽,丰产性好,浓郁的冬瓜香味,肉质致密。可主蔓留瓜,一般接1-2个瓜,单瓜重5-10kg,亦可多留2-3条侧蔓结瓜,可接4-6个瓜,单瓜重2-4kg,适合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种植。
本届展会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广州种子商会主办。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11年至今已主办了25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与推广”活动,参展企业累计1800多家,集中展示了3.5万个优良蔬菜品种,专家推介品种累计1600多个,服务对象累计36万余人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李红波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