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土桥镇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

2023-12-20 16:56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晰然

发展集体经济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振兴低收入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四川省金堂县土桥镇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党建引领、市场化经营、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集体经济组织下我们找到了致富新路子”“我们村今年销售耙耙柑带动老百姓也增收了”。在成都日前举办的“兴·未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经验交流会上,相关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土桥镇受益人等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展开热烈讨论。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新发展阶段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和资产,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抱团发展夯实集体经济基础

在土桥镇人民政府西行约200米处,一座灰色的仿古建筑引人注目。门头上挂着“土桥镇农村集体服务中心”的红字熠熠生辉。这里,是土桥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

今年3月,土桥镇7个村(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发起创办了土桥镇农村集体经济服务中心(简称“服务中心”),建立了沟通协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协作效率,更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服务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各村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每个村设立一个服务专员,协同村“两委”干部共同推进工作,形成了高效的服务网络。

服务中心理事长罗勇介绍,服务中心的成立改变了过去水果商直接与农户接触的模式。通过服务中心的协调,任何想要采购水果、农产品的客商都要经过服务中心谈合作。例如市场较小的红橘生意,之前市场价每斤1.2元,现在价格提高到每斤1.8元,市场价格得到了合理调控,真正让村民得到了实惠。

共画同心圆,同奔致富路。截至2023年11月底,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农技农机服务、农资供销、农产品销售、农村土地流转等多元化经营活动,实现营业收入超256万元,利润超11万元,促进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超过49万元,增幅达371.47%。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表示:“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面临总体经济体量小、为村集体创收能力弱,以及区域之间差距大的问题。一些村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单薄。应继续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广泛汇聚资源,与社会各界携手同心,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破茧而出,盘活闲置低效资产

走进土桥镇湖包村,一座座农家庭院鳞次栉比,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这几年,湖包村华丽变身,从一个普通的蔬菜种植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村。这背后,离不开改革创新这个法宝。“近些年,村里着手盘活撂荒地,对零散、未利用等地块继续进行整治,充分挖掘可流转土地,经过多方协调把恢复出的土地纳入集体经济管理,村民土地入股,村集体统一耕地、播种、施肥、销售,最后村民参与分红,村集体经济也有一定收益。”湖包村党支部书记肖军说。截至目前,湖包村共腾退700多亩土地,分别种植红薯、油菜等农产品,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多万元。

一业兴,百业强。在盘活闲置土地的同时,湖包村还深入推进农资统购工作,在全村实现肥料、种子等统一购买、统一发放,有效降低了农资购买成本。自从村上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以后,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比市场价便宜的有机肥料,而且“足不出户”就能收到村里送来的肥料、蔬菜种子,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不定时的技术指导以及“耕、种、防、收、销”等一条龙服务,让村民种植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滞销”果品如何快速处理是摆在果农面前的难题。村集体经济组织了解情况后,及时建立了专门的冷库,在果品遭遇价格低点时,统一将其收回储存,这样既保证了贮藏质量,还有效规避了“滞销”风险。

拓宽思维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近年来,土桥镇朝阳社区的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仅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让村民吃下“定心丸”。在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还积极探索多元产业发展路径,为社区的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朝阳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王雪莲介绍,在镇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社区成功与榨菜厂家取得合作协议,辖区内村民可免费领取榨菜种子回去种植,收获后厂家按照保底价格每斤0.5元的价格签订合同,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每斤0.5元,厂家会按照市场价格回收。

除了榨菜产业的发展,社区还注重品牌建设。镇集体经济服务中心通过品牌赋能打造特色品牌“土到家”,重点突出土桥“土”字,推出土桥纯菜籽油、土桥手工皮蛋、土桥手工粉条、土桥葱子糕等8类产品,目前该品牌相关设计包装已完成,下一步将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动社区干部开展“地推”等线下模式销售,招募网络平台达人开展线上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冬文介绍:“土桥镇的实践,是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的有益尝试,代表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方向。相信这些有益的思想结晶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宋文鑫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