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21日22时,积石山6.2级地震累计造成海东市31人遇难、3人失联。各医疗机构累计收治226人(死亡31人,受伤195人)。目前在院治疗166人,累计出院7人,门诊随诊22人。
地震发生后,海东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精神,全力以赴抗震救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一定进展。海东市集聚各类人财物资源,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转移安置、救灾物资调运、救助补助发放等工作,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设立141个临时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18259人。成立物资调拨队,在海东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开展救灾物资接收统计、归类整理、调拨分发等工作,目前,累计发放到位救灾帐篷、折叠床、棉被褥、棉大衣、取暖设备等各类救灾物资5.94万件套,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妥善安置。
按照市、县两级统一集中接收、管理捐赠资金和物资的原则,红十字会强化对捐赠资金的管理、民政部门加强对食品日用品的管理、应急部门加大对应急物资的管理,确保捐赠资金和物资在安全前提下发挥最大效益,截至12月21日下午8时,海东市红十字会及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共接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5486万元,接收救灾帐篷、折叠床、棉大衣、棉被褥、取暖设备等各类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1278万元。
为缓解受灾群众心理焦虑,引导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心态,抽调42名熟悉群众工作的干部分赴受灾严重的乡镇开展群众心理疏导、安抚救助等工作。依托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群众安置点设立便民法律服务站,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提供法律咨询等。
下一步,海东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持续认真做好群众安置工作,第一时间将各类物资调拨分发到村到户,全力保障好群众生活。同时,加快装配式活动板房建设,为在地震中房屋受损严重的群众提供一个相对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千方百计让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