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黄河宁夏银川段滩地生态草引选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张国凤 田英
  • 2023-12-25 13:44:23

黄河银川段既是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新宁夏的主战场,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黄河流域存在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黄河河滩地治理成效滞后、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难以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优先战略的实施。为了解决黄河银川段滩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问题,2022年7月以来,宁夏绿创林业有限公司委托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以提升黄河滩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成效为目标,合作开展了“黄河银川段滩地生态草引选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近期,林草所和试验站组织区内有关专家赴贺兰金贵河滩地就生态修复与苜蓿种植产业发展进行了现场观摩与交流,深入开展了项目总结。

专家开展现场指导。

目前,项目已在贺兰金贵镇通昌村河滩地建立了生态草引种与生态修复示范区100亩,包括开展了15个生态草品种引种栽培,建立了四种混播修复模式15亩、苜蓿生态种植示范区85亩。通过适应性观测,筛选出适宜河滩地生态草品种有禾本科的高冰草、碱茅、苇状羊茅,豆科的中苜3号、中苜4号,通过苗期补充灌溉,解决了盐碱地秋季播种生态草、春季返青技术难题,返青率达到70%以上;通过不同生态草组合不同优化配置模式试验示范,在目前河滩地土壤和水分条件下实现每年补水两次即可达到预期生长量和产量,在目前生态保护与修复保证成活的情况下,苜蓿当年可实现采收3-4茬,平均鲜产达到1吨/亩,高冰草、碱茅等生态草平均鲜产也能达到苜蓿的48%-70%,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黄河两岸滩地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托项目前期试验探索,林草所和试验站为企业在河滩地开展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累计开展技术服务6次、现场观摩交流1次,聘请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2次,目前企业已在灵武河滩地和银川北京路滨河大桥河滩地开展苜蓿生态修复种植5100亩,出苗及生长良好,为黄河两岸河滩地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模式和示范样板,有效支撑了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宁夏银川段滩地生态草长势良好。

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林草所和试验站将充分依托现有技术成果,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结合黄河银川段滩地生态系统面临的生态安全和长期弃耕带来的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采取生物和非生物措施进行保护、修复和利用;加强黄河银川段滩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情况监测,构建以人工牧草生态系统为主,打造人工牧草生态系统产业或景观,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维持;采用高标准生态节水措施助力黄河滩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周边“草畜+种养”产业模式培育,为黄河滩地生态修复与绿色生态种植产业提质增效贡献科技力量。

作者:田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