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守护者“老木”

2023-12-27 13:23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杨晰然

云南宜底路垮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当地烟农的“贴心人”木宁山就住在这里。虽然年纪不大,但大家伙更喜欢称他为“老木”。

从2亩到20亩的烤烟之路

“烟草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更是我们村庄的命脉。”木宁山开门见山地说。2000年以来,他一直投身于烤烟种植的事业中。那个时候,他只种植了两三亩的烤烟,如今,他的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了20亩。这不仅是种植面积的增长,更是一份沉淀下来的经验与坚持。

他坚持学习,且善于接受新事物,积极响应烟站推广的烤烟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了烟站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我们村烤烟种植面积大,而且烟田地块集中,所以在集中移栽期还有中耕的时候就用水紧张,而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又节肥,还减少了村子里的用水矛盾,我先用着,大家看到效果了,就可以在我们村子继续推广了。”木宁山说。

烤烟水肥一体化可以适量地满足烤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水分养分高效利用,还可大大降低烤烟施肥和抗旱的劳动强度与工作量,实现降本增效。

木宁山说:“技术是我们烟农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生产出更好的烟叶。” 他的努力也在村里的烤烟产量和品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片区负责人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宜底路垮村的烟农组长,木宁山肩负着不小的责任。他不仅是村里的烟农代表,还是片区负责人。“木宁山懂技术、爱学习、爱钻研还有经验,经常会在干活的时候到地头指导我们打顶、用药等等。”烟农阿志红说。听到这样的评价,木宁山笑着说:“我只是平时多注意学习烟站技术员在群里发的技术小视频,特别关注了一下科学使用烟站统防农药的方法,因为我们村海拔偏高,气温偏低,土壤肥力低,使用农药需要多加注意,我就在日常大田管理过程中认真指导我们村子的人,监督他们适时、适量、安全施药。”

翠玉烟叶站积极推广科学用药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木宁山深知,他的责任不仅仅是种植好自己的烤烟,更要带领村里的烟农们共同进步,他同烟站人员积极宣传绿色防控技术,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努力实现烤烟的环保生产,加强烤烟种植的生态环境保护。他说:“绿色种植是烟农的责任,也是对环境的尊重。我们要保持土壤的肥力,保护水源的清洁,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

数字化时代的烟农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烟草产业也不例外。木宁山积极配合烟站推行“一部手机种好烟”计划,这个计划将烟农与烟站紧密相连,通过手机实现烟叶生产信息的及时传递。

他说:“数字化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现在,我可以通过手机记录烟叶生产各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烟叶生产的顺利进行。”

他每周都会到田间地头查看各烟农的烟叶生产情况,悉心指导本村的烟农,及时记录各项烟叶生产情况并认真填报“烟叶动态管理平台”的周报,积极与烟站交流烟叶生产技术问题,配合烟站的日常工作,确保烟叶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木宁山正在填报烟叶动态管理周报

木宁山,一个普通的烟农,却因坚持、责任成为了宜底路垮村的骄傲。在千千万万个烟农中,木宁山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他们是可爱的,更是奋进的,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宁蒗千千万万块烟田上,悉心守护着耕耘的大地。

作者:加三阿嘎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