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我当代课老师的时候,确切时间有点记不清了。应该是1993年的春天,家里开始种豆子的时候,有人来请我,说村里的小学缺个老师,我就去代课了,一晃竟然过去这么久了。”和之华回忆起过去那段在乡村当代课老师的日子,感慨地说道。
和之华是2023年烤烟收烟期间在云南丽江市古城区烟草公司金山烟站做烟叶打包员的一名烟叶助收人员。年轻时的他是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在乡村小学代课了七年后,因为师范毕业的学生来到学校任教,学校不再缺老师,于是和之华又重新回到田间地头,农闲时常常出去做生意,帮别人干活,因为勤劳踏实的性格,忙碌的和之华一直在追逐美好生活的路上停不下脚步。
中秋晚会上和大哥为大家演唱歌曲。
烟站召开收购期间读书会活动时,不同于其他人的腼腆,他喜欢和主持人互动,也爱与其他人交谈。他说家乡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阿嘎”,起初很不理解“阿嘎”是什么意思,是老顽童吗?询问之后得知,和之华和大哥太爱笑,笑声“嘎嘎嘎”的,于是大家开始叫他“阿嘎”。和大哥说喜欢这个外号,这样叫着觉得很亲切。
和之华的家乡在丽江市永胜县大安乡的一个小村庄,很多年前那里交通还非常不便,老百姓种植的普遍是一些玉米土豆、白芸豆等普通农作物,除此之外仅种植一些苹果和梨。但种植所收获的成果运输到镇上卖掉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老百姓去卖家里的农产品和山里砍来的竹条往往需要人背马驮,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又走回家里,收入微薄。
随着产业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目前大安乡成为永胜县魔芋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共有魔芋2万多亩,大安乡立足乡情,以魔芋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打造“一村一品”的魔芋产业发展格局,全乡的魔芋产业发展良好,且大安乡的魔芋凭着丰产性好、产值高、易收贮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为有效降低魔芋病虫害发生,大安乡魔芋种植采取按时轮作和林下套种、生物统防、林下保土保湿等技术,在仿野生环境下,开展少而精的精进化栽培,科学防治魔芋灾害。目前,全乡90%的魔芋都采用了这些技术环节,大大提升了魔芋种植效益,魔芋产业正向着精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永胜县大安乡的魔芋田。
目前,魔芋的收购价格比较稳定,每年商品芋的收购价在每公斤5元左右,种芋的价格在每公斤15元左右,魔芋每亩平均收入可达2万元。靠着魔芋产业,大安乡的群众正逐步走向富裕。魔芋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乡群众的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也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基础。
据和之华介绍,大安乡的魔芋每种植3年,就要进行一次换地轮作,通过轮作提高魔芋的抗病能力,保障魔芋的丰产丰收。同时,在魔芋轮作之中,采取林下套种仿野生种植技术,使魔芋的品质、生长环境得以优化,魔芋产品更加生态、自然。
“如今日子好了,家乡处处铺上了水泥路、柏油路,外面来的老板越来越多,我们家乡气候适合魔芋种植,在家当农民的人也能有不错的收入,像我家妻子孩子在家干活,农闲时我出去找活干,明年我家就该盖新房啦!”谈到现在的好日子,和之华满是欢喜,满心期待。
作者:杨雪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