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美文共赏 详情
醉美武夷山水茶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陈银银
  • 作者:程天赐
  • 2024-01-17 08:41:58

开窗就是大王峰,空气中飘来九曲溪水的味道,还有漫山青翠散发的负氧离子的清新,唇齿间弥漫着刚饮过岩茶的回甘。我是置身在首批国家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的怀抱里了!

  武夷山位于福建西北部闽赣交界处,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美誉。这里是绿色宝库,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天堂。这里是文化高地,儒释道三教同山,拥有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这里是美的渊薮,牵引、陶醉古今诗家和无数向往美的心魂。

  来到武夷山,仿佛置身仙境。她有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的丹霞单面山、块状山、柱状山临水而立,千姿百态。她有碧水缭绕,像明镜,似琴弦,美便是双倍的,会吟唱的。

  山水相依,山为骨,水为魂。“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三三得九”指九曲溪;“六六奇峰”,说的是武夷有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等36座山峰。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全长62.8公里。上游流经山深林密、雨量丰沛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下游流过星村,自西向东进入武夷山风景区,蜿蜒山间9.5公里,九曲十八弯,到武夷宫前汇入崇阳溪。溪水清澈,浅处为滩,深则为潭,滩潭相间。看山不用杖而用舟,一叶竹筏载着你荡入山光水色之中,缓缓顺流而下,两岸美景联翩叠现。

  玉女峰是武夷丹霞柱状山的代表。她亭亭伫立于九曲溪二曲溪南,以挺秀、窈窕见奇。“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峰壁中间,有一条水平节理,像玉女的细腰饰带。峰壁有两条垂直节理,把柱状体分为高度递增的三块削岩,山民把它想象衍化为比肩俏立的玉女三姐妹。最高的一块顶上秀林葱笼,恰似山花插鬓;中间一块丹壁较红;岩体最小的一块则与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山民因此想象“大姐爱戴花,二姐爱脂粉,三妹爱大王”。玉女峰下碧波涟涟的浴香潭,传说是玉女洗浴的地方。潭中一块方形巨石,刻“印石”二字。峰左侧有一岩叫妆镜台,刻有一丈见方的榜书“镜台”。玉女峰和周围的山水构成仙境般美画图。

  架壑船棺是千古之谜。在九曲溪三曲小藏峰、大藏峰一两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有距今3800年前的船棺,古越人是如何安放上去的?至今没有确当的解释。有一种猜测,远古时期悬崖峭壁没有今天这么高,许多洞穴离水面很近。这一说法让人陡生“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沧海桑田之感。

  云窝位于九曲溪五曲溪北。其四周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苍屏峰等等。这里巨石倚立,背岩临水,有大小洞穴十余处,“云儿也似有心物,自取幽奇来做窝”。从洞穴里冒出缕缕云雾,与山峰之间飘荡的云雾融合,形成变幻莫测的奇观。

  云窝景区最著名的山峰是天游峰,整座山峰由一块巨石形成,凿出的石阶以需得仰视的姿态盘曲而上,岩壁飘动着细细的飞瀑流泉。置身峰顶如遨游霄汉,武夷最美山水画卷尽收眼底。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登上天游峰曾感慨道:“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天游峰的一面巨型崖壁,传说仙人曾在此晾晒仙锦,留下帛幅的条纹与用手捊平时的掌痕,故称仙掌岩、晒布岩。岩壁下方刻有“壁立万仞”四个大字,气势恢宏。

  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云窝景区还是一道难得的文化景观,这里有古茶园,有书院、道观、亭台楼阁,还有摩崖石刻,人文荟萃,是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的见证。古代众多高人雅士在此著述、讲学、揽胜、卜筑、隐居、交友、修身、炼丹。南宋大儒朱熹创办的讲学著述之所武夷精舍,就在云窝附近的隐屏峰下。来此就读、交流的八方才俊、学者甚众,形成了强而有力的儒学学派理学,后人称为“道南理窟”。2002年在原址重建朱熹园,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武夷山朱子文化的窗口。

  来到武夷山,岂能错过大名鼎鼎的武夷岩茶文化?这里岩岩有茶,茶以岩名。

  云窝的茶洞,是武夷山较早有茶的地方。而今,在天游峰和隐屏峰峭壁之间的隙地,仍植有小面积茶园。这些茶树,扎根于风化岩土和植物的腐殖质之中,沐浴山风云雾,吸收涧底泉流的滋养,领受天光日影的垂照,个个出落得仙风道骨,清雅脱俗。

  在武夷山大红袍景区九龙窠的涧边道旁、岩角坡垄,也时能看见一垄或数畦这样的古茶树。它们虬枝翠叶,身上布满苔藓。无法考证它们与云窝茶洞的茶树种植年代孰先孰后。但官方和民间普遍认定,武夷大红袍母树,就是九龙窠岩壁上那几棵历尽风霜的老枞。至于武夷岩茶缘何有“大红袍”美名,当地有一传说:明朝初年,一位书生赶考途经武夷山,中暑昏厥路边,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药为其治疗。书生病愈后高中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说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叶,嘱其以红袍披盖茶树,以表谢恩。“大红袍”故事从此不胫而走。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讲到茶的品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碧水丹山的武夷山,属于丹岩、风化岩地貌,从这些丹岩身上剥落富含养分的风化岩碎屑,汇入四周茶地土壤内,极度适合茶树生长,加之岩谷坑涧特殊小气候,故而产出独具特色、岩韵岩骨风味特征明显的岩茶。经一代代茶人匠心摸索创制,武夷山得以成为世界6大茶类中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以“大红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为代表的乌龙茶,以“正山小种”“金骏眉”为代表的武夷红茶,名扬海内外。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天生丽质的武夷山,因为茶文化而更添一道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魅力风景线。在武夷山天心、兰汤、黄村这样的制茶村,每年自晒青开始,大半年都有茶香氤氲。村里的空气和茶青同步,从刚晒时的清香转向后期的青苹果香。夜里随着筛青的摇动,灯火通明的制茶村空气,又转成了花香或熟果香。“做青”是岩茶工艺中决定品质的关键步骤,因此青师傅最被人尊敬,其后是焙师傅。做青要做到三红七绿,所以大红袍兼具绿茶的芳香,红茶的温润。据武夷山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全市茶山面积14.8万亩,涉茶人员12万,注册茶企业5100余家,去年茶业税收突破1.2亿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许多新农人成为文化涵养深厚的现代茶企老板,儒雅而自信。他们爱茶、做茶、品茶、论茶,以茶会友,广交天下客,让人如沐春风。游客在看山阅水之余,喝到一款上好的武夷岩茶,幽雅的香气,绵柔的回甘,沁人心脾,尘虑尽消,顿觉两腋习习清风生!那种享受,仿佛乘着月光又畅游了一遍九曲溪、悟源涧、天游峰……

  武夷山水和一杯好茶、一段诗意人生,就是这样缠绵着,相互成全,难舍难分。

作者:程天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