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案例 详情
品牌农业建设之“武川实践”——内蒙古武川县积极探索高原特色农牧业品牌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彭程
  • 2024-01-25 16:05:28

内蒙古武川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过渡带,北魏以来就是边陲重镇。同时,武川县也是世界燕麦的发源地之一,历来有“燕麦之乡”“马铃薯之乡”“红色之乡”“帝王之乡”的称号。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武川县物产丰富、精品辈出、拥有市场影响力的特产包括:武川燕麦、武川马铃薯、武川黄芪、武川肉羊,以及冷凉蔬菜、葵花、藜麦等系列新兴产业。

从2019年到2023年,品牌创建以来,武川县农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供销合作社和中农远洋团队合作配合下,共进行线下线上推广活动40多场,共开展产销对接和展销活动20多场,各类渠道企业来武川考察对接商品,签约渠道企业40多家。同时,在北京建设“源味武川”线下店4个,在呼和浩特和北京开发超市、批发市场、机场、高铁站、电商等渠道100多家,为“源味武川”授牌企业打开广泛的商品营销渠道。

近年来,武川县在立足自身产业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和8个“百万级”生态特色农牧业板块,以“两麦一薯一羊”等优势产业为抓手,正在全面建成高原特色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几年的打造建设,已经成为自治区领先的县域品牌。2023年,我们和中农远洋团队总结提炼了武川县高原特色农牧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提升高原特色产品的品质和标准,从而使武川县的农牧产品在市场上的识别度更高,更有竞争力。”武川县政府县长哈达表示。

在“源味武川”品牌建设深入到产业链的过程中,在结合县委、县政府全面打造“国家级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的战略上,提出了建设武川高原特色农牧业品牌和标准的规划。首先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作物所、畜牧所合作。通过农业农村部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进行检验检测。针对武川县县域农牧产品、土壤、空气、水质、药残等全方面进行检测,并针对检测的结果和指标,和国内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了武川高原特色产品的针对性专有指标。同时,通过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标准出版社共同合作,针对武川马铃薯、燕麦、藜麦、肉羊、中药材、冷凉蔬菜、菜籽油、红小麦、向日葵、肉牛等武川县全域农牧产品,进行团体标准编制发布。

针对武川县原有农产品包装粗陋且不适应新型渠道的情况,“我们对全域农牧产品的包装进行了整体的设计,设计了识别度非常高的超级符号,新的战略包装的设计和制作全面提升了武川农牧产品的新颜值,更加适应现代新渠道的审美,助力武川高原特色农牧产品走向全国。”武川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董成表示。

在提到各旗县区的品牌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局长高涵说:“武川县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一重大任务,全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升级,‘源味武川发展成效显著,品牌规模持续扩大、品牌效益日趋明显,为发挥农牧业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提升全市农产品知名度、公信力、影响力起到明显带动作用。”

“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近年多次获得百强区域公用品牌、乡村文化引领品牌、脱贫攻坚优秀品牌等殊荣。品牌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武川县正立足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不断的在完善品牌体系建设过程中,实现品牌强农、品牌引领的新格局。

作者:彭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