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够不着”、服务“跟不上”、作用“看不见”的问题,山东省诸城市立足实际、多向发力,通过精准摸排底数、提升管理质效、激励作用发挥等,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确保流动党员“不缺课”“不掉队”。
精准摸排,打造流动党员之“家”
“双找”联动,建全一本台账。组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线下通过上门排查、网格走访等,对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登记核实;线上通过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摸清流动党员流动时间、流动地点、从事职业等,建立“一社区一表、一党委一册”的动态管理台账,推行“日常登记、按月汇总、季度更新”工作机制,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桃林镇通过“一封家书”“老乡寻人”等方式,组织开展“双找”行动,摸排流动党员109名。
“双向”共管,编织一张密网。坚持“党组织管理+党员个体管理”同步推进,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深圳等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覆盖310余名流动党员。对流动党员相对分散的区域,依托“灯塔”流动党员管理系统,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联动机制,按照流出必报告、流入必报到、季度必汇报、返乡必报备原则,精准绘制流动党员“分布图”,打通双向管理壁垒。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先后向省外流入地党组织发送商请函380余份。
精细教育,筑牢流动党员之“魂”
“结对”帮学,突出示范引领。建立结对帮学机制,发挥支部班子成员、党建指导员等力量,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式”管理,通过“一对一”推送主题教育学习资料,指导制定学习计划,常态化分享心得,做到每月通报一次支部工作、汇总一次党员学习体会。龙都街道建立“流动党员联络专员”制度,通过常态化联系、全过程沟通,实现193名流动党员“思想动态清、学习情况清、工作现状清”。
“双线”一体,打造多维课堂。线上建立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以“云端授课”“指尖课堂”等方式,安排学习篇目,推送学习内容,交流心得体会。线下探索实行“小网格、大走访、全覆盖”制度,利用中秋、元旦等打造“回乡学堂”,通过送学上门、家访帮学等将党的创新理论讲“细”讲“实”。舜王街道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主题教育·云课堂”,精选推送各类学习内容52余次。
精心管理,激活流动党员之“为”
“服务”用巧,找准激励支点。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系,在17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流动党员“归队码”和“回家服务热线”,让流动党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党组织。搭建关心关爱服务平台,以镇街为单位推行“季度一访”“年度一会”“节日一问”,传递组织温度。同时,由社区网格干部牵头,开展流动党员家庭走访,帮助解决老人就医、儿童就学等实际问题。滨河片区推出就业、就学、救助等6项关爱套餐,让流动党员安心暖心。
“引导”用好,撬动干事动能。树牢“诸城发展—我的责任”,扎实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立足岗位作贡献”系列活动,号召流动党员为家乡出谋划策,找致富路子,目前已收集推动发展“金点子”76条。深入推进“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通过向在外流动党员宣传“在诸城·诸事成”,动员在外能人回乡投资创业,激活“归雁经济”。相州镇整理相州烧鸡、石磨杂粮等特色资源清单,引导流动党员传播家乡“好声音”当好推介家乡的“宣传员”。
作者:赵凤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蒋欣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