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科教 详情
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党建+科技”双优势赋能农产品加工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赵博文
  • 作者:李丽颖 赵博文
  • 2024-03-04 09:26:21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以农产品加工产业为纽带,建立“党建+科技”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党员带头、支部共建、技术服务等方式,将党建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推动了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头雁”带领

  创新青稞技术产品

  2017年,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援藏干部,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凤忠前往西藏,牵头筹建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党支部书记,探索农产品加工科技援藏新模式。尽管初到西藏时遭受高原反应,每天需服用七片药物来缓解不适,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既然组织派我们来西藏,我们就得拿出国家队的水平,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王凤忠经常这样说。

  “青稞产业作为西藏最大的农业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但当时西藏青稞加工产业基本是小规模生产,缺乏创新性产品,也没有相关人才,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卖相差,普通百姓不爱吃,我们得想法子把青稞开发成方便营养的食品。”王凤忠表示。

  在瞄准目标之后,加工所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探寻科技与青稞的结合方式。王凤忠与多地党组织积极沟通联系,赴拉萨、日喀则、山南等7地市40余县调研,同国内多个领域知名专家合作,对西藏青稞的种植条件以及相应的产业升级方向进行了考察规划。

  围绕原料品质不高、优质不优价、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高值化产品缺乏等产业问题,加工所迅速明确攻关方向,开展技术研究,收集了146个青稞品种,建立“食用-营养-加工”时空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了我国首个青稞多维品质数据库,明确了36个核心指标、17542条品质数据,为青稞加工产业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创制了青稞减菌灭酶、柔性碾削、加工副产物功能因子高效萃取等三大类核心装备,让青稞产品保质期从3个月延长至10个月。”王凤忠说,针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的现状,加工所先后建立起了青稞米、青稞面、β-葡聚糖等多条生产线,创制并产业化推广高原特色农产品与营养健康新产品,带动企业新增销售额1.31亿元,带动3000余人脱贫,推动西藏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从0.18∶1提高到0.25∶1。

  加工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王凤忠依托西藏自治区的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整合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提出以项目为纽带,以西藏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合作开展科学研究。3年援藏,王凤忠团队凭借“党建引领+科技”的模式,研发出青稞6大类124个产品,包括青稞米、青稞面、青稞酒、青稞酵素等,设计建成了西藏最先进、最大规模的4万吨青稞米生产线。

  经过产学研攻关,团队成功将青稞市场从高原拓展到全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持。

  支部共建

  推动肉羊加工转型升级

  在我国,羊肉是深受国民喜爱的肉品之一,加工与贮藏是保障“有肉吃、吃好肉”的必要手段。然而,过去我国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肉羊产业均存在产业链短、加工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等问题,农民大多通过卖活羊、羊胴体等产品营生,收入很低,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面对这种窘况,加工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攻克羊肉精深加工技术难题。2019年以来,团队党支部开始在青海省共和县开展科技帮扶,与青海香三江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在党建活动、人员交流与培养、技术落地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

  “我们还为青海香三江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省青海湖肉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10余次,指导申报‘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研发计划’等3个项目。”团队首席科学家张德权表示,团队还研究了藏羊肉的加工适宜性,帮助企业促进技术革新、节本增效。

  在团队党支部的带领下,科研人员与多地党组织联系,了解地方特色与需求,先后在宁夏盐池、云南寻甸、内蒙古巴彦淖尔、内蒙古锡林郭勒等4个地区,打造特色畜禽产品(牦牛和欧拉羊)预制化的“社区脱贫”发展模式。“我们提出了畜禽肉梯次利用理念,首创了羊肉梯次加工技术,并成功在其他畜禽肉上实践,促进我国羊肉深加工率由不足5%提高到21%,增值3倍以上,带动120余万户农牧民年均增收6500元,助力青海省河南县、共和县脱贫摘帽。”张德权说。

  为了让肉羊加工技术更好地在一线实践应用,团队中党员干部积极带头打造肉类加工产业服务团,主动下沉基层开展服务。“我们在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十多个地区60余个县市开展技术指导和产业服务,经过持续的科技帮扶,农牧民脱贫了,生活富裕了。”团队党支部书记王振宇表示,青海省河南县赛尔龙乡兰龙村牧民们还向团队发出了感谢信和锦旗,感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专家组的辛勤付出与专业服务”,感谢项目给牧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和发展的希望。

  技术服务

  做强米粉加工产业

  广西柳州,地处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素有“桂中商埠”美誉,以重工业闻名于世。但随着经济发展,当地产业结构性失衡和粗放型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让一座工业重镇通过农产品加工实现“二次腾飞”?成为加工所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党支部面临的一大挑战。

  2017年,团队党支部入驻柳州开展科技帮扶,支部成员深入基层调研,把握市场规律,多次与地方政府、企业党组织沟通后,最终把目光盯向了螺蛳粉这一广西特色美食。

  “我们团队创制了大米半干法绿色高效节能制粉技术、米粉专用菌高效发酵技术,实现米粉生产废水排放量减少90%、生产周期缩短4.5倍、出品率提高5%、综合生产成本节省30%。”团队党支部书记佟立涛表示,这些技术成果系统解决了我国米粉加工行业高度耗水、废水量大、产品货架期短、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难题。

  团队党支部积极与企业合作,在开展党建活动的同时,加快实现技术的有效转化。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米粉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推动了米粉企业的创新和发展。2017年5月,团队党支部与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发挥支部力量,加强科技合作,效果十分明显。2017年该公司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2022年销售额已突破15亿元。

  如今,团队的技术成果在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贵州茅贡米业、金健米业集团等7家企业推广应用,新建生产线29条,近三年为企业累计新增产值超30亿元、利润4亿多元,新增税收超1亿元。

  团队党支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在实现农产品多元化的同时,也为农业种植带来了更多新可能。柳州螺蛳粉、遵义羊肉米粉、蒙自源米粉、常德发酵米粉等产品的畅销,不仅带动了包括水稻、竹笋、豆角、木耳、花生等超过百万亩优质原料的种植,还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效益,使乡村产业焕发出了新活力。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加工所科技帮扶人员与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共建临时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园和企业主体上,共同研发出符合“苗家酸汤”口味的核心发酵菌种,突破了酸汤发酵周期长、风味不稳定等多项技术瓶颈,目前正在设计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线,创建“苗家酸汤”品牌;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党支部联合黄骅市天宝面粉有限公司、帝鉴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系列技术攻关,共同合作突破技术壁垒,打造黄骅特色旱碱麦加工产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赵博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