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查预算报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账本”。一个家庭,岁末年终总要算一算这一年挣了、花了多少钱,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上年预算执行情况要盘点一下,今年预算草案也要经过审查才能安排。
去年自然灾害灾情重,房屋倒了近21万间,跟过去五年平均数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四季度,我们增发了1万亿元的国债,这笔钱主要用于支持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其中,2023年花了一半,剩下一半结转到今年使用,现在已经全部下达。
今年需要多花钱的几个大的方面有国防、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再就是乡村振兴和基本民生领域了。
先算一下乡村振兴财政账:保障粮食安全上,小麦和早稻的最低收购价还会继续提高,建高标准农田,中央和省级也要多掏些钱,特别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了545亿元,增长了18.7%,花这笔钱就是要让农业生产主体更安心,尤其是要给每一粒粮食上保险,让种粮人踏踏实实的。花在脱贫群众身上的钱今年继续增加,一共安排了1770亿元,从2020年以来,2021—2023年分别是1561亿元、1650亿元、1750亿元——过渡期里“力度不减”就体现在这年年增加上。另外,村里要发展产业,搞公益事业建设,一些传统村落还要集中连片地保护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主力,也要扶一把,这些都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年也都作了预算安排。还要还过去欠下的账,比如土壤污染防治,安排了44亿元,农村环境整治也有40亿元。
再看民生方面,预算安排的大原则没变,还是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先说看病,今年继续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了30元,每人每年就达到了670元。再说社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看起来20块钱不多,城里人点杯奶茶的钱,但是要想到全国有1.7亿老年人领这笔钱,一下子上调20元,国家账本里这一项支出就要增加19.4%。上学方面,拿出120亿元,用于支持改善县域普通高中的基本办学条件,给学生们的资助经费,安排了723亿元,还要花不少钱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条件,这几项很大比例是花给农村留守儿童和“小镇做题家”们的。
这样看下来、算下来,今年的国家账本在花钱方面体现了两个“本”:一个是“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另一个是“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两个“本”,确实是根本!
作者: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李飞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