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特稿 详情
在乡村,点亮孩子梦想的光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杨梦帆 侯雅洁等
  • 2024-03-08 16:30:22

广袤的农村像是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乡村的孩子可以在这里研究多样的植物,观察暗夜星空;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乡村的孩子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系统,与城市里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其中,离不开乡村教育的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的乡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占比分别为33.4%、52.9%、25.6%、5.5%,乡村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如果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无法实现乡村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乡村教育应该怎么去发展?应该去培养更多的人才?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提高站位,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提到乡村教育发展,大家不约而同地会想到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加快发展,乡村学校“空心化”现象更加突出,导致中小学“城镇挤、乡村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健表示,振兴乡村教育要将提高教育质量与推动优化布局相结合。城镇农村中小学资源应进一步优化,减少合并生源较少的学校;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城镇中小学环境建设和扩容,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激发内生动力,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帮助。

“乡村的孩子非常质朴,我们要通过好的教育让他们心中有光、前方有路,拥有更好的生活期待。”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建议,可以结合乡村的特点,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激发乡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要重视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设置一些特色课程。比较优质的城市学校一定要发挥优势,起到对乡村学校传帮带的作用。

说起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深表赞同:“我觉得目前最有效的,就是实行城乡学校的结对发展。城镇的学校是大手,乡村的小学是小手,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

一次美妙的经历,往往会埋下理想的种子。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海兴向记者讲述了身边孩子的经历,他希望每个牧区的孩子都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他目前有个梦想,在牧区每一所学校建一个“沉浸式”教学实验室,就像观看5D电影一样,让孩子们去体验更广阔的世界、更宽阔的舞台。

推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后。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江苏泰兴市供电公司职员张强认为,当前乡镇寄宿制高中学校建设仍存在硬件设施和管理人员短缺问题,且公用经费成本及教师工作量均高于非寄宿制学校。他希望国家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生活空间、校园课程、学校师资三个方面来支持乡镇高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效解决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多措并举,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关于‘燃灯校长’张桂梅的《我本是高山》。华坪女校1600多个女孩子之所以能从山沟沟里飞出来,就是得益于有一个负责任的校长和一支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苻彩香说。

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如何打造乡村教师队伍,让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但当前,乡村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留不住等问题,要保证能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对于西部高原地区、民族地区,第一步就是要解决留得住的问题!”赵海兴认为,通过加强本地师资培养培育,形成本地人才占大多数,再加上少数人才引进或者通过对口支援、顶岗支教等形式进行补充的师资结构,“这种结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就会相对比较稳定。”他强调。

“可以说,优秀教师引才、留才难已经成为偏远地区教育面临的关键因素和现实困难。”苻彩香建议,持续加大师范生免费教育、乡村教师、定向免费培养和特岗计划等专项计划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力度。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建立完善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引进国内中小学优秀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的扶持政策,不断优化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

同时,要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政策上的倾斜,让乡村教师留得住。

“要留得住他们,在工资、待遇、绩效,以及职称评聘、评优表彰、进修学习等方面都要给予倾斜,同时还要改善乡村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王定华告诉记者。

“我在跟很多乡村教师的接触过程当中,发现他们非常渴望提升专业技能。”兰臻认为,要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引领,让教师能够看到各自专业发展方向。对于偏远地区,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缩短空间。同时,增加城区之间教师帮扶关系,帮助基层的教师提升紧缺学科的专业素养。

向农而行,加快涉农职业院校“固长”“补短”

据统计,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业教育既注重“富口袋”的技术技能培养,又注重“富脑袋”的观念和思维,在广袤的乡村振兴舞台,这些复合型乡村人才队伍将大展拳脚。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表示,当前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专业和多元的农村建设人才,引导他们接受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学习, 让他们真正地扎根乡村,是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教育界别委员们建议,可以面向涉农职业院校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制度,营造职教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同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涉农岗位待遇,使“就读职业教育,获得体面工作”成为社会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李承霞建议,除了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宣传,还要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畅通企业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从教渠道,发挥其人才培养作用。同时,激励企业和职业学校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费优惠、专项资金奖励。支持企业投资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要立足当地特色,实行人才“向农而行”。王仁祥认为,职业教育在涉农专业设置方面,要有意识地根据乡村振兴各地技能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专业。民族地区可以立足民族特色产业,结合乡村文旅发展,还有传统工艺,调整专业设置。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韩永刚建议,政府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社会要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创业经验。农民本身要不断适应现代乡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努力向爱农村、懂农业、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侯雅洁 梁冰清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