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全国两会·专访 详情
郁瑞芬: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侯雅洁
  • 2024-03-08 16:30:24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一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认为,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特色产业发展仍存在三产融合变现手段相对单一、产业链环节分散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进一步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推动各地建设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31条、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63个,打造超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中2022年,推介199个镇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306个村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我国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但仍需推动改善产业链分散的问题。”郁瑞芬自去年提出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土特产品牌建设的提案以来,一直积极投身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中,一年来深入云南等地乡村一线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条仍存在不足,比如产业链环节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全产业链覆盖度、竞争力和带动力不强;从种植端来看,种植主体以小农为主,耕地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科学技术应用不成体系、农业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水平仍有待提升等问题。此外,供应链条也存在损耗高、物流成本高等短板,亟待改进和优化。”

“农业的产业链贯穿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部环节。”郁瑞芬认为,要围绕影响国计民生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为核心、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农产品,推动规模化生产,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品类齐全的主导产业。同时,围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多元价值转化,激发乡村产业新动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高产、抗病的种源是农产品品质的基础。在谈到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技兴农时,郁瑞芬强调,种业创新发展不仅是单点的突破,更要实现高端品种、关键技术的系统性创新。为此,我们要持续加大育种的研究和投入,推动种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在谈及保障农产品高质量供给时,郁瑞芬强调必须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增大种植面积,加强对种植过程的辅导和培训,农企通过统一的农资供应、生产作业标准,提高单产、质量和生产加工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发展智慧农业,通过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单产和生产效率,确保高品质农产品的供给。

物流和供应链水平也是保障特色农产品高质量供给的重要一环。郁瑞芬提出,大型农企应积极探索“产地仓+物流配送网络+前置仓”模式,以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重塑农产品与消费者间的连接渠道,进而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提质增效。她还指出要加快建设以产地仓储保鲜为重点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推广科学保管和存储技术,推动加工后的成品品质达到最佳标准。“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只有确保销售端,才能反哺生产端,提振生产端科技兴农的动力。”郁瑞芬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