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民生短板,这些举措关乎农民!

2024-03-09 22:1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忆宁

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就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疾控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就业怎么看,怎么干?如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怎样让人民住上“好房子”?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部门领导作出了回应。

谈就业和社会保障——

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王晓萍介绍,过去一年,我国的就业局势持续改善,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人,实现了预期目标。从今年的情况看,就业市场开局良好,企业开工复产、农民工返岗流动平稳有序,求职招聘活跃度上升。

她表示,今年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从稳定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优化就业服务、全力保障重点群体五个方面来重点发力。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更好释放政策红利。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强化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良好的就业环境。

谈教育——

优化城乡两头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加快缩小城乡办学质量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是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怀进鹏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要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建立县域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监测和报告机制,更好更合理地优化城乡两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县域普通高中的建设,着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资源,让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

同时,进一步增加优质学位,持续改善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的提高。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质量的差距。

在回答有关数字教育相关问题时,怀进鹏还提出,推进数字教育,就是期望推动教育均衡和能力提升,通过数字化来改变、改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用一根根网线去消弭数字鸿沟,用一块块屏幕去链接不同的课堂。今年会加大选择一些应用急需、条件具备的地方来建设示范应用平台。同时向中西部、向边远地区加大国家资源整合,支持、指导所在地、所在学校来构建这样的平台。

谈住房——

推进城中村改造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倪虹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实施上有两个重点,一是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二是下力气建设好房子。他提出,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重点是要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对于房地产市场,倪虹表示,将聚焦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这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手抓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方式,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住房问题

谈医疗疾控——

包虫病疫情明显下降 “X疾病”可防范和应对

王贺胜介绍,我国推动传染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包虫病、蛔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疫情也明显下降,全面迈向控制或消除的新阶段。

针对如何防范“X疾病”的问题,王贺胜回应,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他表示,将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凌青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