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遭遇了60年一遇的极端干旱,川南地区缺水栽秧,暴露出各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极度脆弱。”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校副校长表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提高抵抗自然风险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收、推进“天府粮仓”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务必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
王晓梅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训,尤其是要建立管护机制,按照“谁受益、谁维护管理”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加强管理维护的责任到位、检修维护资金到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位,确保工程性能和效益的正常稳定发挥,实现“建管并重”。同时,进一步探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效可持续稳定发展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始终保持“农业能受益、农民用得起、管理跟得上”的良好状态。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