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村庄民风民俗差异大,村规民约在村与村之间难以共同遵守执行,怎么办?近日,贵州省黎平县多村探索制定的“跨村合约”,引发关注。有村民表示,“跨村合约”实施后,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临近村庄之间交流增多,一些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导致群众在跨村走亲访友中出现不便,也让原本局限于村庄内部的村规民约难以落地执行。“跨村合约”能够打破壁垒,真正落地实施,关键在于看到了村民对文明乡风的共同追求,围绕村民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开诚布公地协商、调解、达成共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们当然要尊重各地传统民俗,但也要看到哪些是村民迫切需要的、符合群众基本利益的,立足当下作出调整,而文明乡风正是这个“最大公约数”,以此为核心的“跨村合约”能够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切入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韩松妍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