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漫山樱花绽放、春意盎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镜头转至烟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呈现眼前:人头攒动,机械轰鸣,锄头挥舞,泥浪翻滚……这是北古城镇春耕生产“主旋律”的一个个“闹春”场景。
吹响生产转型“集结号”
行走在北古城镇烟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烤烟地里烟农耕整得好不热闹。
近年来,宜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北古城烟站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大力推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烟叶生产机械化步伐不断加快,烟田耕整地、起垄环节机械化大面积覆盖,打塘、移栽、覆膜环节机械化实现突破,助力烟农“轻松、体面”种烟。
“今年已是我种烟的第十九个年头,以前从翻犁开始就需要请人帮忙,几十亩烟地需要不少人工费,而且耗时很长,现在借助机械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省了大约一半的人工费,烟草公司还会给我们一部分补贴,种烟成本大大降低,比以前轻松太多了!”对比前后十几年种烟的变化,北古城镇合兴村烟农尤朝华感慨地说道。
在今年的春备耕生产工作中,北古城烟站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指导合作社为有条件的烟田应耕尽耕,帮助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促进烟农增收铺设了一条“轻简”的致富之路。
烟区机械正开展春耕作业。邹建国 摄
唱好春耕育苗“进行曲”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烟苗质量是决定烟叶品质的基础,更是烟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进入北古城镇南冲育苗工场,一排排整齐规范的育苗棚映入眼帘,工人们正有序地消毒、装盘、播种、入池,有条不紊地开展着育苗工作。
“大家一定要做好消毒,严格执行漂浮育苗的操作流程,不能让基质受到感染……”合作社负责人朱妍平在督促工人装盘的同时仍不忘提醒育苗注意事项。“今年育苗一共分四批次,这是第一批次,育苗用的种子和基质都是烟草公司提供的,我们坚决杜绝劣质品种进入育苗棚,接下来,我们会精心管理,为烟农供足苗、供好苗、供壮苗,走好烤烟种植的第一步,从而实现烟叶增质、烟农增收,这样我们的合作社也才会更好。”朱妍平表示。
好种出好苗,好苗出好烟,这一盘盘已经播下种子的苗盘漂浮在肥水之上,正孕育着增收致富的新希望,待到金秋重逢时,定会收获“黄金叶”。
弹奏绿色生产“最强音”
走进北古城镇的烟田,只见田间地头长出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小山包”,这些“小山包”是烟农在烟站技术员指导下堆捂的正在发酵的农家肥。
近些年,北古城烟站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兴农,在农家肥堆肥方面大力宣传、用心服务,农家肥“绿色低碳”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该镇全部烟田也都“吃”上了“低碳营养餐”,种烟要施农家肥,已成为北古城镇烟农的共识。
“这个农家肥我们每年都使用着呢,用了它之后不仅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变松,栽出来的烤烟也长得更好一些,而且它成本低又环保,还能帮我们减少买化肥的费用。”米户村烟农刘克祥如是说。
除了使用农家肥,烟站还鼓励烟农积极利用秸秆翻压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农田化肥投入,这些“绿色肥”的使用既能降低病害防治成本,又能提高烟农效益,更能兼顾生态保护,促进烟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将继续抢抓农时,不误农事,切实解决好烟农在春耕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倾情倾力把‘金叶子’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努力为宜良县局(分公司)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北古城烟站负责人谈起当前春耕工作掷地有声地说。
作者:罗埏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