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北大荒集团因地制宜 抢占“新”机备春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李雪 李秋实等
  • 2024-04-02 14:02:54

北大荒集团在今年的备春耕生产工作中因地制宜,针对往年春播生产中农技、农机应用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良、试验、创新,一批良技、良机将在今年的春播中得以应用。

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因为设备的更新不仅制种的速度提升了,种子的质量也更加优良。

北大荒垦丰种业赵光有限公司加工中心主任张春宇指着今年一月刚刚投入使用的大豆种子加工设备介绍:“这套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能达到98%左右,种子净度能达到99.6%到99.7%,相比之前提升了0.3到0.4个百分点。”而净度的提升就意味着每一百斤种子,就能节省3-4两种子,提高出苗率和保苗株数,从而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

为了实现全链条的良种打造,赵光农场还在九个管理区的关键地块建立小气象站,通过区域实时监控,确保种子田的农时农技精准高效。

“监控空气的温湿度和风速,还有土壤的温湿度,能帮助我们提升我们整体农艺措施的标准。”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金龙说。

良种需要良技良机的配套才能实现良产。查哈阳农场种植户秦云鹏兴奋地说,去年他种植的450亩玉米,全面积应用了大垄密种植技术和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提升了100公斤。去掉投入产出比,实现每亩增收100多元。

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智能催芽工厂。王立彬 摄

今年,齐齐哈尔分公司计划推广应用无膜浅埋滴管水肥一体化20万亩面,比去年增加了7万亩。新技术应用面积的增加为技术的革新和装备的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针对秸秆拖堆、埋管带深浅等问题进行了近千次的试验,在开沟器上、铺管方式上、应用方案上等等都进行了改装和升级。”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扬子介绍。

在今年春播生产中,这些改装后的精量播种机将实现播种铺管一次性作业,保障苗带和管带位置稳定,解决苗带滴水均匀,出苗均匀一致问题,大垄密植技术经过创新改良,也将让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效果实现新的提升。

“我们将1米1大垄密植双行的行距从45公分改为40公分,这样更有利于通风,增加作物的边际效应,有利于滴灌水滴更好覆盖种子苗带,给种子提供充足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齐齐哈尔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侯庆波介绍。

在长水河农场,新改装的大豆根瘤菌喷淋设备不仅已经在北安分公司的六百余套播种机械上安装完毕,与长水河农场共建的北安市二井镇农民也将在今年的春播中使用上这套设备。

“以前,我们都是在播种前对大豆种子进行根瘤菌剂拌种作业。现在有了根瘤菌剂智能控制器,只需安装在播种机上,就能一边播种一边喷施,省时又省力。”二井镇自和村党总支书记闫忠杰对根瘤菌剂智能控制喷淋设备赞不绝口。

今年,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针对之前喷淋系统喷洒不匀、易堵塞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分别在喷头和过滤装置上进行了优化升级。

“在喷头上,我们将原来的软管喷头换成了不锈钢喷头,让喷药更加精准。同时,它还实现了可拆卸功能,喷头堵塞后在地里就能实现1秒更换,不会影响作业效率。”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韩鹏说。

同样的一批农民,同样的一片耕地,甚至是同样的机械,不一样的技术和技术标准就种出了不一样的产量,去年大豆实现了当地历史最高产量,二井镇党委书记徐澄宇说“今年,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村的全程托管,每个环节都按照北大荒的标准落实,让我们农村也能实现规模化、科技化和集约化转变,实现农作物的大面积单产提产。”

截至3月29日,北大荒集团化肥已发货99.72万吨,完成93%;种子已下摆13.2万吨,完成67%;水稻作床已完成99.34%;摆盘已完成90.93%;已泡田945.1亩。

作者:李雪 李秋实 李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