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四川平昌:人勤春来早 机械育秧忙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李传君
  • 2024-04-02 16:20:51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培育好秧苗对于水稻丰收有着重要的作用。日前,四川省平昌县驷马镇双鹿社区抢早抢时开始水稻育秧工作,为新一年的粮食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走进平昌县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10多位工人正娴熟地操作机械。一条智能化的育秧机流水线正在不停地运转,整个流程不到一分钟,尽显“科技范”。

“大家要这样子摆盘、装土、撒种、覆土……”合作社技术员王杰正在耐心细致给工人们讲解育秧技术及注意事项。

“机械育对技术、温度等因素要求高,不严格操作,秧苗质量会大打折扣。”王杰告诉记者。

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机通过种子包衣、流水播种、叠盘暗化等一系列流程培育出来的秧苗,经过恒温恒湿的苗床催芽,能有效避开外界不良的因素特别是早春“倒春寒”、少雨天气,而且可以大幅度地缩短育秧时间,培育出来的秧苗品质也更高。

“机械化呈现的是一个流水线工作,我们的营养土和覆土都是按营养比例调好的,营养比较均匀。平时10个人做的事,现在1个人就可以完成了,节约成本。”平昌县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清介绍。

1台机器,1条生产线,1小时可以育秧400盘,1天按8小时计算可以育秧3200盘,可以移栽水稻160余亩。目前,该合作社培育的秧苗不仅能满足附近农户的需求,也能为周边乡镇培育秧苗。

“这样的秧苗,比较粗壮,种植后病虫害少、产量高。我们还可以来这里打工赚钱,大家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附近村民过去育秧主要靠人力,效率低,成活率也低;有了机械化育秧后,大家不用担心倒春寒的到来,对水稻种植稳产增收也更有信心。

平昌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严力权表示,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大户代育等方式,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机械,不仅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近年来,平昌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引导农户开展机械化硬盘育秧,提升水稻的质量和效率,让现代科技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全县计划种植水稻34万亩,水稻育秧面积3万亩。

作者:刘敏 粟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