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化橘红的“进化论”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邓荟雯
  • 作者:姚媛
  • 2024-04-07 21:32:13

沁人心脾的花香无处不在,这是广东省化州市的春天独有的味道。在化州市平定镇大岭村,漫山遍野的化橘红树上挂满了白色的花朵。近日,大岭村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巡礼暨化州市2024年化橘红赏花活动的主会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赏花。

摘下一颗化橘红胎果,青绿的表皮外是一层细密、结实的绒毛——这是在化州土生土长的标志。化州市的土壤里富藏礞石,且锰、铜、硫、硒、锗等元素含量较高,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出产的化橘红拥有更高的品质。将半大的果实烘干、炮制,即成为岭南地区著名的道地中药材——化橘红。它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十大广药”之一,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素有“南方人参”之称,连续5次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组方用药。

自晋代道士罗辨发现化橘红药效、并以此济世救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如今,化橘红已不仅仅是化州市的“土特产”,更是化州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何发挥化橘红的独特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富民强县兴村的产业?

现阶段,化州市借着广东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立足全局谋划,建强原料基地、做全加工体系、培优第三产业,用新质生产力为这一传统产业赋能,激活乡村沉睡的资源。

2021年4月,化州市成功申报创建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4年1月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验收认定。以产业园为抓手,化州市不断创新融合发展模式、要素集聚方式、联农共富机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12年,化州市化橘红的种植面积仅3万多亩,2023年已发展到13.2万亩,年产鲜果6.2万吨,干果1.2万吨,产品进入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产值连续突破10亿、50亿、100亿元大关。

建优原料基地,把好道地药材品质关

记者来到位于化州市中铜镇的美华化橘红种植基地,目之所及的山丘上,都整齐地种上了化橘红树。广东美华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松立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公司的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年产鲜果超过500吨。

坐在电脑前,陈松立打开大疆智图软件,一个无人机测绘后形成的三维地图赫然显现,山体的形状、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可精确到厘米。鼠标轻轻点击,选定一块区域,系统自动规划出无人机行进的路线,就可以自动打药。

开展土壤墒情检测,能够清楚地了解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和水分含量;使用无人机进行多光谱检测,可以大致确定可能出现问题的植株;在山上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浇水、施肥大大节省了人力,还做到了精准施用……科技种植手段随处可见。

“大规模的种植经营模式下,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每个生长阶段浇多少水、施多少肥、得多少果,要找到最佳方案。”陈松立介绍。

基地的45座山,就是45个种植方案。“公司拥有一支技术员队伍,怎样灌溉、怎样施肥、打药用什么配方,土壤中水分含量、氮含量究竟达到多少是最佳,都要通过研究、试验和对比进一步量化。”陈松立说。

在育苗、种植、除草、施肥、剪枝、养殖、加工、销售等农事活动中,基地提供了超过300个就业岗位。长期工每月可领取4500元的工资,短期务工则采用计件的方式,有的工人一天可以挣三四百元。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智能、绿色、融合多种业态,已成为产业园内经营主体建强基地的趋势。化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董盛文表示:“化州市已建设万亩以上种植基地2个,千亩以上基地12个,标准化生产水平达到95%。化州市着力推动化橘红种植全域化,实施种植面积倍增行动,争取用10年时间,让化橘红种植规模增长到30万亩。同时建设化州橘红种质资源圃,打造以化州市化橘红良种繁育中心和12个良种育苗场为主的‘1+12’良种繁育基地,年提供优质种苗110万株,实现良种覆盖率达100%。”

同时,行业标准持续完善。化州市实施化橘红产业“2+10”标准(2个省化橘红胎标准和10个茂名市地方标准),分别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发、化州橘红等级标准、育苗技术规程、产品溯源等方面,构建起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化州市还着力打造追溯系统,全市已有23家生产经营主体实现一码溯源的全链条监管,标准化程度大大提升。

政府搭平台,推进全产业链升级

“我小时候,化州市的化橘红大部分是老百姓种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规模大一些的种上几亩。收成基本靠天,老百姓结了果就卖,没结果就不卖,不会特意研究种植技术。只有一些人从事鲜果、干果的收购和初加工。早些年企业少,鲜果也卖不上价,只有2—4元/斤。”广东深融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融公司”)总经理许粤胜回忆道。

两年前,深融公司的股东们响应化州市政府的号召返乡创业。公司与核心产区的农民签订1.4万多亩、保底价6元/斤收购的种植协议。两年来,鲜果收购价格稳定在8元/斤以上,大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目前,深融公司已开发出的20多款产品。如利用中南林科大学杨金良教授的研发成果,将湖南黑茶自然发酵形成“金花”的工艺应用到橘红产品开发,在切片后的化橘红中培育出益生菌。与传统的化橘红相比,“金花橘红”降低了苦涩的口感,味道更加醇厚,还增加了调理肠胃等的功能。

还有入口炸裂、冰萃清新的“橘逗”爆珠、压片糖果和润喉糖等,都是利用了化橘红中的黄酮成分研发而成;“深融那雾山”橘红饮料、气泡水,清咽利嗓,主打“烧烤伴侣”。这些都是深融公司携手中山大学、中南林业科学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科研团队开展深度研发、成功转化成果的产品。

一支人才队伍正活跃在化州市的大地上——化橘红产业人才库拥有入库专家32人,“土专家”215人,产业人才1346人。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化橘红产业已转化科研成果9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4项,获得国家专利47项,高新技术产品3项。

化橘红精深加工产品已有150多种,涵括药品、饮片、保健品、茶、酒、饮料、果脯、香料、工艺品等,目前还致力于开发化橘红精油、颗粒剂、口服液、煎膏剂等深加工产品。

“化州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带动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大力推进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升级,产业动能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一核、一带、两区、多基地’的产业布局,覆盖15个乡镇240个行政村。”化州市副市长袁海峰说。

通过探索订单农业、收益分红、土地入股、上岗就业等利益联结模式,35万从业人员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达1542家,其中加工企业384家,药字号8家,食字号47家;已培育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茂名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规模优势经营主体60多家,化橘红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发展新业态,焕发产业新气象

2015年,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毕业后,廖志略想“为化橘红做点事”,毫不犹豫返乡当起了“新农人”。

长期以来,化橘红作为一种药材,“养在深闺人未识”,在普通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不高。销售难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廖志略发挥市场营销的专业优势,抓住直播和短视频的“风口”,将化橘红传统制作工艺、食用方法等一批短视频作品发布到网络平台,获得了大量关注,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化橘红文化的魅力。

同时,廖志略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近三年来,累计销售超过100万份化橘红,在他创办的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销售化橘红超过7000万元。如今,合作社已经和当地1000多户果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带动当地超3000人直接就业。

今年两会,已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廖志略着力推动化橘红药食同源的进程。目前,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申报已顺利通过国家专家最后一轮评审。廖志略表示,“食”的市场前景广阔,将推动化橘红在消费升级和“大健康”浪潮中,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

即将建成的化橘红博览馆、化橘红文化创意品牌街,已成为化州市新的地标建筑,作为发展科普、研学、农文旅融合、康养等新业态的平台。

化橘红与陈皮、普洱相似,贮存年份越长,价格越高。但由于刚采摘的鲜果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烘干等处理,过去初、深加工企业较少时,农民急于出售,导致化橘红的收购价格时常大起大落。随着具备仓储、加工能力的经营主体增多,鲜果收购价格也趋于稳定。

深融公司的二期工程预备建设一个物流仓储中心。“农民、企业可以把化橘红放在我们这儿储存。若无法支付仓储费,可用化橘红进行抵押交易。只有做强仓储、流通环节,才能真正做活、做大整个产业。”许粤胜表示。

化州市充分开发化橘红的“金融属性”,以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努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化橘红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还成立全国首家化橘红银行,开发橘红贷、化橘红干果抵押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已累计投放化橘红产业贷款5.89亿元。

“化州市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引导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焕发产业新气象。”化州市委书记邓泽友表示,下一步,化州市将全力推进化橘红三年种植面积倍增等7大行动,力争4年内化橘红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10年内突破千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