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废旧地膜“变废为宝” 助力农田“排毒养颜”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王晓乾
  • 作者:李昊
  • 2024-04-25 22:59:31

每到春耕时节,家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其和淖尔村村民马增光便犯起了愁,家里几百亩耕地遍地都是残留的废旧地膜和滴灌带。遇到风沙天气,白地膜和黑滴灌带随风乱飘,简直就是春天里的“黑白双煞”。

前几年马增光会专门雇人清理这些农业废弃物,但是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今年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制了一台大型地膜回收机,帮助村民们处理废旧地膜。地膜回收机跑得快、挖得深,一上午就将马增光几百亩地上的残留地膜、滴灌带全部清理干净,同时回收机自动将其打包,堆放在一旁准备统一清运。

为妥善安置废旧地膜,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在各镇、村广泛开展入户宣传,教导村民将废旧地膜及时捡拾收集,就近堆放至废旧地膜回收网点或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点,禁止直接翻入土壤、弃留在田间地头,禁止将掺杂作物根茬的残膜在田间进行焚烧。“以前地膜没法处理,要么扔在地里随风刮得到处都是,有时候与农作物、草木混在一起经常被牲畜误食。要么就地埋了、烧了,对环境污染也挺大。现在回收了很好,既处理了垃圾,也美化了环境。”马增光说道。

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引导企业回收再利用洁净度较高的残膜,鼓励通过焚烧发电、生物降解等方式对含杂量高的残膜进行无害化处理。

家住苏布尔嘎镇光胜村四社的王兵得知政府对无害化处理废旧地膜有优厚的奖补政策后,2023年便多次到河北、宁夏等地考察,10月份回乡建起了9000平米的地膜回收厂。走进王兵的工厂,废旧地膜正在被粉碎、清洗、挤压初步处理,随后经过制粒机、倒入模具、进入水槽冷却后制成颗粒材料,最后生产成滴灌带,1吨废旧地膜平均能产出700公斤的滴灌颗粒,转换率达70%。王兵告诉记者:“回收地膜每亩政府有补偿,颗粒制成后每吨还有奖励,再加上现在‘原材料’供不应求,下半年打算扩建10000平米的厂房,再加8条生产线。”王兵的工厂从起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村民络绎不绝,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主动捡拾废旧地膜,集中售给王兵。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大伙儿受惠,环境受益。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包括农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处置、农药废弃物包装回收处置、秸秆的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推广应用)等工作任务。截至目前,伊金霍洛旗已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42.78吨,其中无害化处理14.02吨,回收费用在2024年度完成兑付。完成废旧地膜回收120.3吨,回收率达85.23%。2023年度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12万吨,可收集量11万吨,资源利用量达10万吨,综合利用能力指数达0.8以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