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旗:因地施技保护“黑土粮仓” 让土地家底更厚实

2024-05-06 16:29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袁雅茹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荷叶哈达嘎查的田地里,长发农机合作社的几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免耕精量播种机匀速行驶,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

“合作社引进了北斗导航定位的辅助驾驶系统,安装在免耕精量播种机上,可进行大面积无人播种,加快春播进度。”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长发说。

土地不深松,直接撒种子,这是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坚持多年的黑土地保护耕作模式。在荷叶哈达嘎查辽阔的黑土地上,覆盖着一层泛黄的秸秆,去年秋收以来,一直没有进行动土作业。“不收不烧,秸秆在播种时悉数‘奉还’给黑土地!再通过免耕播种的方法一口气播种、施肥、耕整,减少了对土地的伤害,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大大增强了玉米抗倒伏能力,产量也就提高了。”于长发说,玉米免耕播种,就是碎混深松播种一次完成,既能为黑土地“加油”,也相对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为农户带来更高收益。

近年来,扎鲁特旗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过腹转化、少耕免耕、深松深耕等黑土地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标准化种植方式,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了耕种的便利和丰收的喜悦。

“保护性耕作面积呈数倍增长,机具由最初的4台增加到200多台,机具保有量和推广面积基本达到免耕播种效果,黑土地是非常宝贵的,要保留好、保护好黑土地有利于提高产量。”扎鲁特旗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赵要斯图告诉记者。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功不可没。为了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扎鲁特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紧扣春耕等关键农时节点,强化机具有效供给,充分运用智能监测终端实现保护性耕作地块监测全覆盖,有力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规范实施,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截至目前,扎鲁特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60万亩,参与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具253台,并已全部安装监测设备,培训农机操作人员159人。

作者:于丽美 尹媛媛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