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世界范围内,也许也没有几条路,敢于与它“媲美”。
2023年12月,历经三年建设期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一时间,本就是旅游胜地的海南,提供给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已经不再是天涯海角、蜈支洲岛、亚龙湾等一个一个风景亮丽的“点”,它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了一串令人目不暇接的“珍珠项链”。
这条长度为988公里的“项链”,串联起12个滨海市县、1200多个村庄,连接了湿地、风车、椰林等9种不同特色的景观,涵盖了31家A级旅游景区、21个滨海旅游度假区、11个五椰级美丽乡村、50处渔港、206家椰级乡村旅游点,游客无须特别攻略,“沿着路,一直走”就可以深入到这座热带海岛的深处,享受绝美风景和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而这座小岛中曾经少有人问津的美景、美食,也因着这条路的出现而实现着属于自己的价值。
一条穿镇过村,伴海经林的环岛路,能够给游客和沿线乡村带来怎样的“福气”?
口福
夜幕降临,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夜市上热闹非凡。清凉补、海鲜烧烤、热带水果……上百个摊位令人目不暇接。一家摊位的名字取得颇为有趣,“九万烧烤”,摊主符泉是博后村村民,他告诉记者:“当初村里组织把路边摊升级成夜市,我们家积极参加了。梦想万一一年能挣九万块钱呢。没想到,开张第一个月我们摊位的毛收入就超过了这个数。”
吹着海风,坐在椰树下,抱上一个汁水鲜甜的椰子,吃上一顿物美价廉,酣畅淋漓的海鲜烧烤,不仅是来到海南岛的游客的口福,连三亚的市民也闻风而来。“在能够出海作业期,夜市上售卖的海鲜,不少都是我们村里的渔民出海打来的鱼,你要是赶上了,那可是有‘口福’咯。环岛旅游公路修通后,各地到我们这里来赶夜市的游客更多了。村民的海产、水果能就地卖个好价钱,日子越来越红火。”博后村党支部书记苏少洪说。
烟墩村。刘杰 摄
环岛旅游公路上,让游客们大饱口福、食指大动的,可不仅仅是博后村的烧烤。陵水的酸粉、文昌的糟粕醋、昌化江入海口的沙虫,这些颇有特色,甚至是有点“怪”的海南本地人的小吃正借着环岛路深入到乡村的边边角角而越来越多地被外界知晓、接纳和喜爱。
“我们铺前镇的‘糟粕醋’,是采用酿酒过程中产生酸醋做成的汤料。这种汤料配上新鲜的食材,比如石葱、海菜、脆骨、蟹籽等等,味道微辣酸甜,特别开胃。”文昌市铺前镇的一位糟粕店店主黄彩虹告诉记者:“过去都是本地人专门开车来吃。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交通便捷了,我们寄送物流快递也方便了,客人们吃完还要让我们给快递到他们的家乡去,糟粕醋的销量翻了好几番。来的客人都说,这口好吃的,终于能带回家去多吃几顿了。”
眼福
伴随着环岛公路的延伸,记者的车子驶入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咸田村。即便是熟悉海景的人,也很难不被这座宝藏小村的风景折服。
咸田村。刘杰 摄
昌化江从这里入海,河水与海水的交汇之所,滩涂被河汊纵横分割,偏偏又有针叶林、草甸生长于滩涂之上,让热带风情间掺杂了些草原戈壁的雄壮气息。“咸田村的风景,在海南西线是一绝。”咸田村党支部书记钟利武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因为土地盐碱化,咸田村一直是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村子,370亩的田地盐碱化严重,加上地处偏远,少有人来,咸田村的日子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又咸又苦”。环岛旅游公路修通之后,咸田村渐渐有了人气,“赶海、摄影的人多了起来。”钟利武告诉记者:“我们村有养小黄牛的传统,现在我们把盐碱地利用起来种牧草,成立了一个养牛合作社,60多头黄牛已经产了60多个小牛崽,慢慢人气更旺了,我们的海鲜、牛肉都能卖个好价钱。”
作为一座资源丰富的热带岛屿,海南的风景是多姿多彩的。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海岛,海南本身也有着诸多人文历史资源亟待挖掘。曾经,海南的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较为健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如今这条环岛旅游公路,深入到了各个曾经“高速”难以顾及的小村落,曾经“养在深阁人未识”的美好之所有了更多向外界展示的机会,也让游客们有机会一饱眼福。
文昌市的木兰湾里,我国目前仅存的一座打链式灯塔秀英灯塔,穿越百年的灯光向人们诉说着渔民的奋斗史。
乐东黎族自治县里,如调色盘般在海边铺开的盐田,如同“天空之镜”,在夕阳下讲述着“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的“莺歌海精神”。
盐田。刘杰 摄
陵水县桐海村,稀有的红树林沿海逶迤,碧海白沙加上渔民低矮整齐的房屋,如同宫崎骏笔下的童话世界。
桐海村。刘杰 摄
“随着这条环岛路,很多过去不知道的风景都可以去感受,安全感也十足,真是大饱眼福。”自驾车车主吴宁告诉记者。
红树林。刘杰 摄
幸福
“这条环岛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我们海南岛上的居民,是我们老百姓。”临高县东英镇居留村党支部书记林明奉说,“出行方便了,产业发展也有了后劲儿,我们村集体已经增加了60万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们计划结合文旅、农旅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人气、财气、福气,随着一条环岛公路的经过,正在涌入沿途经过的村庄。
万宁市龙滚镇烟墩村,今年年初开起了一家颇有格调的民宿“烟墩海壹号院子”。55岁的当地人冯清雄是民宿的负责人,“如果不是因为环岛公路修通,我也不敢投资建设这个民宿。”龙滚镇有种植凤梨的传统,冯清雄在民宿入口处做了一个凤梨产品展示厅,专门推介龙滚镇的凤梨品牌。
烟墩村。刘杰 摄
木兰湾的灯塔不远处,铺前镇林梧村的地瓜种植基地正发展得红红火火,曾经林梧村开车到海口市中心需要110公里,环岛公路修通后,这个距离缩短到了32公里,“物流方便了,我们发展起来也更有底气。还有不少驴友骑着车就经过了我们的地瓜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就谈成了不少生意呢。”林梧村党支部书记吴约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少雅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