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国残联与故宫博物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残联与故宫博物院将在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推动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和文创产业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签约仪式后,双方共同启动了由中国残联、故宫博物院指导,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与北京故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肢残人协会承办的“奋进新时代 美丽追梦人”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作品展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28个“美丽工坊”残疾女性创作的100余件(套)刺绣、编织、陶艺等精美作品。
签约仪式现场
据悉,“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
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博艺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张一鸣向记者介绍,2009年起博艺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1+n”(以博艺斋培训学校美丽工坊为基础,面向全疆各地州辐射n个实训基地)的模式带动残疾妇女就业,依据新疆地域特色,开展以精品玉石设计制作+互联网营销师的培训,涉及民间工艺品制作工、剪纸工、泥塑工、面塑工、绣塑布偶、篆刻、葫芦工艺品绘制、珠宝设计及玉雕等内容,目前已培训千余人次,帮助残疾妇女月均增收5000元。
图为新疆博艺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残疾学生制作的和田玉首饰
张一鸣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科技人才,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未来,美丽工坊的发展向无人机培训方向倾斜,经由我校培训合格并熟练掌握该项技能的肢体残疾学员持民航局及人社部双证,可在农业、消防等领域灵活就业。”
来自北京新生命养老服务中心的员工郭媛媛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代表中国馆出席的环保版熊猫中中带到了现场。
郭媛媛在介绍环保玩偶
她表示,美丽工坊带来以塑料再生线材制作的文化产品,不仅能帮助残疾女性掌握手工技能,实现就业增收,还能在文化和艺术上也给予更多支持。此外,新生命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与地方残联合作,孵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帮助农村地区残疾人学习无障碍设施如何使用等知识。
据悉,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常务副院长娄玮,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东梅等出席签约仪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昱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