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四川成都新都区军屯镇:党建引领开启和美乡村“美丽蝶变”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锐 李晓明
  • 2024-05-21 13:31:45

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东林村的“党员微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讲座,授课的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为大家分享返乡创业经验、心得体会,村小组长、农业大户、村民代表们聆听了讲座,大家一起深入探讨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等话题,现场氛围其乐融融。

近年来,东林村党委通过整治闲置房屋,打造一批“党员微家”点位,构建“党组织统筹领导、党员先锋带头服务、微家成员协商共治”的基本治理模式,用“家”力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我们依托村‘两委’、优秀党员等力量,不定期为党员群众讲授微党课,将党建课堂模式延伸到‘党员微家’,把党内最新政策举措、党委党建工作成果等及时传递给群众。”东林村党委书记陈明志说。

为了助民增收,东林村以党建引领为契机,通过引进专业合作社,采用“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大蒜火葱种植产业,建立“大蒜火葱种植基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品牌,用党建引领赋能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合作社带动了我们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发家致富,同时,有效利用了村上闲置的耕地资源,实现了村民与合作社的双赢局面,也达到了我们引入合作社的初衷。”东林村驻村选调生蔡嘉宝说。

东林村通过坚持走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村集体经济已从原来的15万增长至如今的180余万,并通过劳动、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带动数百名村民增收,铺就“强村富民路”。

同样,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的护国村为突破发展瓶颈,村“两委”通过实地拜访、云种养平台等咨询了相关农业专家,摸索出适宜本村土地的中草药种植之路。

在发展芍药产业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通过召开主题坝坝会、入院入户等形式,与村民零距离沟通交流,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确定了通过种植芍药,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策略。村“两委”带头出资,20余户村民先后入股,筹得资金100余万元,打造了120亩芍药种植基地,成立了以党员、小组长为主的“芍药地的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

“我们也在探索农旅融合发展,在芍药种植基地周边打造餐饮、观光、运动、农产品展销等特色旅游点位5个,植入摄影、露营等业态。”护国村党委书记刘春说。

自发展芍药种植产业以来,护国村年销售鲜花、药材及种子超300万元,为本地15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累计向村民发放劳务费100余万元,带动周边休闲娱乐、农副产品等消费120余万元,300余名村民从中获益,实现通过党建之“肥料”浇灌出经济发展之“花”。

作者:李晓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