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大国,我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在全球的装机份额从2012年的14%升至2022年的52%。从一开始,国内市场从几乎由外资品牌垄断,到2022年实现了35%的国产替代,再到2023年底,内、外资工业机器人出货数量出现“四六分”格局,我国工业机器人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5月23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中,记者来到上海新时达公司,探访工业机器人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探索之路。
2022年7月,上海市联合长三角多省份开启打造“全长三角造”机器人,以抵御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进口依赖程度高所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该计划中,掌握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被推举为首轮“链主”。在工业机器人三大关键零部件领域,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有苏州绿的谐波、绍兴来福谐波助阵;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则有衢州禾川科技、上海新时达的亮剑。
2022年当年,“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即出货827台,2023年更是完成了2338台。市场应用方面,“全长三角造”机器人首次进入汽车主机厂,应用在吉利临海基地白车身焊装产线。
在技术研发方面,以电梯控制器起家的新时达坚持技术为先。公司实施“对标进口、取代进口”的市场战略,建立学科结构完善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完整掌握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软件系统关键技术,以高速码垛场景为例,新时达在不改变原有机械与控制柜系统基础上,运用动力学突破性算法,使码垛效率从原先的650包/小时提升至1200包/小时,超越某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每小时码垛1170包的纪录。
“做国产机器人的要求比进口设备还高,客户要的是更低价格更好质量。”新时达总裁梁锐,已在行业内深耕数十年的他,对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深有体会。
梁锐用“自主可控”四个字来概括近些年公司取得的成绩,“现在我们的工业机器人,无论软件硬件,系统还是芯片,都可以实现国产化。”目前来看,长三角范围内,机器人系统集成、本体、关键零部件的相关企业若握指成拳、扬长避“坑”,就有能力打破ABB、安川、发那科等海外巨头的垄断,稳步提升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
“机器人‘全长三角造’,使供应链距离更短、更集中,交付周期更有保证,也强化了‘链主’的溢价能力,最终使整个区域的工业机器人实力迈向新高度。”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负责人说。据透露,下一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苏浙沪皖工信部门,或将酝酿推出第二轮“链主”企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裴逊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