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政法·先锋 详情

驻村第一书记唐金生的工作“法宝”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唐中慧
  • 作者:梁嘉伟 吴宜芝
  • 2024-05-24 12:34:44

作者:吴宜芝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初夏时节,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36岁的驻村第一书记唐金生和村民谈论着今年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在村民心里,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懂农业、善交流,大伙儿都夸他“工作真有几把刷子”!

不一样的“啃老”

“丁老,这次村里的产业座谈会上,您可要多指导年轻种植户啊。”只一听,正在翻耕土地的丁清清就知道唐金生又来找他商量传帮带的事了。

“今年我都72岁了,你还真是会变着花样儿‘啃老’。”丁清清嘴上开着玩笑,心里早就答应了。对于唐金生“啃老”,菖蒲塘村人不仅不反感,还竖起了大拇指,为何?原来早在20世纪80年代,菖蒲塘村就开始发展水果产业,经过近40年走南闯北学技术、育新品、拓市场,村民们逐渐掌握了水果嫁接、管护等种植技术,村里也冒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乡秀才”。

来菖蒲塘村后不久,唐金生开始琢磨,如何让老一辈的能人当“火车头”,带领新一代村民拉动村里经济发展。丁清清就是村里有名的“土专家”之一,经过多年努力,他研发出无需人工授粉、口感好的翡翠香果无籽猕猴桃,然而这一品种却因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而无法宣传推广。为此,唐金生四处奔走,帮助他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022年,翡翠香果无籽猕猴桃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还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2024年湖南省农业主导品种。

得到唐金生帮助后,丁清清不仅研发劲头更足了,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传帮带的模式培养了50多户水果种植大户。如今,在一批“土专家”的带动下,菖蒲塘村共有省、州、县级科技示范户13户,中初级农技师69人。

“骂”是为了村子好

菖蒲塘村党委副书记王邦忠感慨道:“唐书记看起来斯文,可‘骂’起人来真有一手。”作为村里首批走南闯北开拓猕猴桃市场的人,王邦忠曾一度受到村民的敬重和爱戴。“当年村里推选组织专干,600多人参与投票,我得500多票哩。”王邦忠回忆。2016年,菖蒲塘村与周边3个村合并,成立新菖蒲塘村。开始,王邦忠仍干劲满满,但由于是合并村,村“两委”凝聚力不够强,他也逐渐失去了起初干事创业的激情。

唐金生回忆起刚上任时召开的第一次村“两委”会议,当时王邦忠缺席了,自己为此批评了他一番:“想让驻村工作队做事吗?想让驻村工作队帮村里发展吗?身为村干部,要不要帮老百姓做事?”为了让王邦忠重拾干事创业的激情,唐金生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菖蒲塘村是全镇首个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唐书记相信我,让我负责这项工作。实际上当时要拆除违规建筑,村民意见不小,但有唐书记全程支持工作,带领我们一户户上门解释、动员,最后把拆除违建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王邦忠说。2022年,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菖蒲塘村召开,王邦忠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全镇优秀党员。

村里的纪检专干龙建效也曾纳闷,每当工作上有分歧时,唐金生总能“吵”赢。后来他才明白,那是因为唐金生的出发点始终是为了村子好。“我当时负责把村里的闲置房盘活为红色农家餐馆,唐书记要求一天报一次改造进度,给了我很大压力,我还因为改造细节和他争吵过两次。”龙建效回忆说,吵归吵,整个夏天,两人都“泡”在工地上,直至项目完工。

在唐金生的带动下,菖蒲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显著提升:来村里工作的省派选调生邓志诚通过半年锻炼,已经能独当一面;大学生村干部向黎黎、田志阳、王妍经过培训变成了“讲好菖蒲塘故事”的优秀讲解员;种粮大户田儒民、田茂华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走心的“蹭饭”

村里人都说唐金生爱“蹭饭”,“蹭”村干部、村民的饭。他带菜带肉上门“蹭”,“蹭”着“蹭”着,大家的心门打开了,关系近了,工作也顺了。

2019年,唐金生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菖蒲塘村,后兼任廖家桥镇林寨村驻村第一书记,最后又回到菖蒲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始,村民们对这个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不大信任,“30岁出头,年轻得很,能为村里办什么事?”

怎么才能得到村民的信任?自己能为村里办点什么实事?唐金生认为,要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于是,唐金生开始了他的“蹭饭之旅”,村头坐一坐,村尾唠一唠,同群众一起过年,在村民家中吃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在林寨村,唐金生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村部公路、停车场修建,解决了十多年来村里不通公路、村民停车难等问题。他还对接县里的惠农企业帮助农户销售猕猴桃100多万斤,推动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在菖蒲塘村,他带领农户进行果树品种改良,打造水果品牌,并引进龙头企业进行水果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他还引进国家级优质种苗科研繁育中心落户菖蒲塘村,并创建州级返乡创业园,吸引入园企业80多家。

为了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有钱赚,唐金生还推动村里发展红色旅游、采摘体验游等农文旅项目,把长期闲置的农房改造成红色农家院。2023年,全村共接待党建研学团队、观光游客等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村集体经济创收305万元。

如今,在菖蒲塘村,女子嫁接队伍有了,电商队伍有了,技术队伍有了,唐金生又“搭台”成立农民经纪人队伍,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尽情“唱戏”。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菖蒲塘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菖蒲塘村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